[发明专利]微型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2702.X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风;李菲;李慧慧;王欣竹;胡友元;胡金霞;张孝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H01L33/06;H01L33/4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LED 发光部 发光层 透明绝缘层 侧表面 反射层 制备 微型发光二极管 端面相对 发光装置 周围器件 出光量 减小 覆盖 绝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LED器件,其器件包括: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具有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P型半导体层;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N型半导体层;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层的所述侧表面的透明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透明绝缘层远离所述发光部的一侧的反射层;其中所述透明绝缘层使得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反射层绝缘,并且所述反射层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层的所述侧表面。本发明还提供包括该微型LED器件的发光装置和该微型LED器件的制备方法。该微型LED器件可以增加出光量并减小对周围器件的影响,制备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低功耗、尺寸小、亮度高、易与集成电路匹配、可靠性高等优点,作为光源被广泛应用。而微型发光二极管(微型LED)以其低能耗、发自然光色域广、反应速度快、易用于高分辨率装置的特点,已经成为近年来显示行业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常,微型LED器件安装在阵列基板中。微型LED器件包括在一端的P型半导体层,和在另一端的N型半导体层,以及在它们之间的发光层。当发光层发光时,一部分光从微型LED器件的侧面(即两端的两个半导体之间的部分)射出,可能进入周围有机层区域及附近的TFT区域,导致发光效率降低和混色的发生。
对此,已经提出了在阵列基板上设置喇叭孔,在喇叭孔侧壁设置金属反射层,随后在喇叭孔中安装微型LED器件,从而防止微型LED器件的发光进入TFT区域并由此增加出光量。然而,在阵列基板中的喇叭孔的侧壁难以形成均匀且高品质的反射膜,并且反射膜与微型LED器件之间距离相对较大,其中填充的钝化层造成光的损失。
因此,对于改善微型LED器件侧向漏光,仍存在需要。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LED器件,所述微型LED器件包括
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包括: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具有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侧表面;
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P型半导体层;
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N型半导体层;
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层的所述侧表面的透明绝缘层;以及
位于所述透明绝缘层远离所述发光部的一侧的反射层;
其中所述透明绝缘层使得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反射层绝缘,并且所述反射层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层的所述侧表面。
可选地,所述反射层是镍磷合金层或银层。
可选地,所述反射层还覆盖所述P型半导体层与N型半导体层的侧表面。
可选地,所述发光层是量子阱型发光层。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微型LED器件的发光装置。
可选地,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TFT;
其中,所述微型LED器件的P型半导体层或N型半导体层中之一与所述TFT的漏极电连接。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微型LED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化学镀形成所述反射层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化学镀是化学镀镍磷或化学镀银。
可选地,在所述通过化学镀形成所述反射层之前,使用温度活性压敏胶材料在不形成反射层的表面形成临时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7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