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玻璃密封机构和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3667.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张钧;葛宜好;孙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77 | 分类号: | B60J1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翠柳;陈舒维 |
地址: | 21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管 密封 车玻璃 定位夹 上极限位置 密封机构 升降路径 顶盖 玻璃密封 弹性抵接 挤压变形 柔性连接 疏水槽 外壁面 侧壁 侧凸 抵接 顶边 夹持 凸缘 汽车 侧面 | ||
1.一种车玻璃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夹持条(1),所述定位夹持条(1)夹持于顶盖(2)的凸缘(21);
第一密封泡管(3),所述第一密封泡管(3)形成于所述定位夹持条(1)的侧壁,所述第一密封泡管(3)侧凸至车玻璃(4)的升降路径中;
第二密封泡管(5),所述第二密封泡管(5)与所述第一密封泡管(3)柔性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泡管(5)弹性抵接在所述顶盖(2)的外壁面、并位于所述升降路径的上极限位置处;
其中,当所述车玻璃上升至所述上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泡管(3)与车玻璃(4)的内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密封泡管(5)被所述车玻璃(4)的顶边挤压变形;
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泡管(5)和所述第一密封泡管(3)之间形成有疏水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玻璃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泡管(5)和所述第一密封泡管(3)的连接处的具有内凹形成的连接弱化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玻璃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泡管(5)具有朝向所述顶盖(2)的贴合壁(51)和朝向所述车玻璃(4)的抵接壁(52);
所述贴合壁(51)的外壁面设置有在外力挤压下被压缩以填充于所述第二密封泡管(5)和所述顶盖(2)之间的柔性密封部(53);所述抵接壁(52)的远离所述定位夹持条(1)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允许所述抵接壁(52)在挤压力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定位夹持条(1)的一侧变形的弱化槽(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玻璃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壁(51)的在所述柔性密封部(53)的外侧设置有搭接于所述顶盖(2)的外壁面的搭接部(5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玻璃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泡管(5)的所述贴合壁(51)内部内嵌有耐高温线(5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玻璃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泡管(3)包括与所述车玻璃(4)的内侧面相抵接的密封侧壁(31)、以及连接于所述密封侧壁(31)和所述抵接壁(52)之间的连接壁(32);
所述连接壁(32)的外壁面具有向所述第一密封泡管(3)内部凹陷形成的弯折槽(33),以使得所述密封侧壁(31)在所述车玻璃(4)的挤压力作用下向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泡管(3)内部的方向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玻璃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侧壁(31)的靠近所述定位夹持条(1)的一端具有搭接于顶棚(8)的内饰折边(34);
所述内饰折边(34)和所述定位夹持条(1)之间形成顶棚夹持槽(3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玻璃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32)的内壁面具有防粘连的锯齿(321)。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车玻璃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壁(52)、所述密封侧壁(31)和所述连接壁(32)的外表面覆盖有颗粒层。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车玻璃密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36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门打开约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密封条接角结构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