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7056.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1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傅晓;洪中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9/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27 | 代理人: | 高静;李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和鳍部,衬底上形成有栅极结构,栅极结构横跨鳍部且覆盖鳍部的部分侧壁和部分顶部,栅极结构两侧的鳍部中形成有源漏掺杂区;在衬底上形成第一介质层,第一介质层露出鳍部顶部;形成刻蚀停止层,保形覆盖第一介质层和第一介质层露出的鳍部和源漏掺杂区;在刻蚀停止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形成贯穿第二介质层和刻蚀停止层的导电插塞,导电插塞横跨鳍部,且导电插塞与源漏掺杂区相连接。在第一介质层的作用下,减小了导电插塞和栅极结构之间的有效面积,相应减小了导电插塞和器件栅极结构之间的寄生电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制造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特征尺寸的减小,半导体工艺逐渐开始从平面MOSFET向具有更高功效的三维立体式的晶体管过渡,如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FinFET中,栅极结构至少可以从两侧对超薄体(鳍部)进行控制,与平面MOSFET相比,栅极结构对沟道的控制能力更强,能够很好的抑制短沟道效应;且FinFET相对于其他器件,与现有集成电路制造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在形成半导体器件后,需要使用多个金属层将各半导体器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电路,金属层包括互连线和形成于接触孔内的导电插塞(contact,CT),接触孔内的导电插塞连接半导体器件,互连线将不同半导体器件上的导电插塞连接起来形成电路。例如:鳍式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导电插塞包括与栅极结构电连接的导电插塞、以及与源漏掺杂区电连接的导电插塞。
然而,随着器件特征尺寸持续减小,源漏掺杂区的尺寸也在等比例减小。因此,为了降低对光刻工艺的关键尺寸(CD)和套刻(overlay)精度的要求,引入了沟槽型导电插塞(trench CT)。以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为例,沟槽型导电插塞为条形,其延伸方向与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横跨鳍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提高半导体结构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以及凸出于所述衬底的鳍部,所述衬底上形成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横跨所述鳍部且覆盖所述鳍部的部分侧壁和部分顶部,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鳍部中形成有源漏掺杂区;形成所述源漏掺杂区后,在所述鳍部露出的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露出所述鳍部顶部;形成刻蚀停止层,所述刻蚀停止层保形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以及所述第一介质层露出的鳍部和源漏掺杂区;在所述刻蚀停止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形成贯穿第二介质层和刻蚀停止层的导电插塞,所述导电插塞横跨所述鳍部,且所述导电插塞与所述源漏掺杂区相连接。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鳍部,凸出于所述衬底;器件栅极结构,横跨所述鳍部且覆盖所述鳍部的部分侧壁和部分顶部;源漏掺杂区,位于所述器件栅极结构两侧的鳍部中;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鳍部露出的所述衬底上,所述第一介质层露出所述鳍部顶部;刻蚀停止层,保形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露出的鳍部、源漏掺杂区和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刻蚀停止层上,所述第二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的侧壁;导电插塞,贯穿所述器件栅极结构两侧的第二介质层和刻蚀停止层,所述导电插塞横跨所述鳍部,且所述导电插塞与所述源漏掺杂区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在形成源漏掺杂区后,在鳍部露出的衬底上形成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露出所述鳍部,形成第一介质层后,形成刻蚀停止层,所述刻蚀停止层保形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露出的鳍部、源漏掺杂区和第一介质层,并在所述刻蚀停止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在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作用下,后续形成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和刻蚀停止层的导电插塞后,减小了位于鳍部两侧的导电插塞的高度,从而减小了导电插塞和器件栅极结构之间的有效面积,相应减小了导电插塞和器件栅极结构之间的寄生电容,进而提高半导体结构的性能(例如:交流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7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煤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