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8503.X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谦;张志远;梁斌;孟得山;王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抓手 致动器 螺旋状态 弯曲形状 次脉冲 构型 螺线 底座 气压 制造 变形 恢复 | ||
1.一种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至少一个抓手指,所述抓手手指是气动软体致动器,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为螺线构型,其极坐标方程式和笛卡尔坐标方程式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其中φ角为螺线角度;r为螺线半径,不同螺线类型,r与φ之间的函数关系不同;x和y分别为相应的笛卡尔坐标系下坐标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为圆形、阿基米德螺线和对数螺线三种螺线中的一种,其中,阿基米德螺线的极坐标方程式为:
r=R0+C0φ
其中,R0为螺线起点与极坐标原点的距离;C0为螺线半径r随螺线角度变化的速率;对于确定的螺线构型,螺线的极坐标方程表达式唯一,此时R0和C0均为常系数;
圆形为阿基米德螺线的一种,其极坐标方程式为:
r=R0+C0φ,C0=0
对数螺线的极坐标方程式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致动器的基体由超弹性材料制作成形,基体内部有一个充气气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基体横截面与气腔横截面是如下形状中的一种:圆形截面、半圆形截面、方形截面、矩形截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利用输入的气压作为驱动,实现展开运动;气压越大其曲率越小,曲率减小到0之后可以实现负曲率展开运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基体外侧粘贴有应变限制层,用于限制轴向的伸展运动并且增强展开运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基体末端密封阻塞头用于堵塞气腔,防止漏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制造致动器基体的材料包括如下材料之一:树脂材料、橡胶材料、硅胶材料,硬度小于等于50A;螺线型致动器的外侧应变限制层由弹性材料制作。
9.一种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动软体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螺线的数学表达式,设计单个螺线型致动器;
S2、根据抓手工作范围选择致动器弧长长度;
S3、将抓手手指组装于底座上,形成所述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
其中,步骤S1中,设计单个螺线型致动器包括如下步骤:
S11、制造致动器的基体;
S12、选择应变限制层材料,裁剪应变限制层;
S13、将应变限制层均匀地粘贴在致动器外侧表面,将密封阻塞头粘贴在致动器末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组装模具,包括底槽、中间弯曲杆和末端端盖;然后注入超弹性材料;在上表面覆盖钢板使得基体壁厚均匀平整,并在室温下等待其固化;在步骤S2中还包括:在应变限制层上等间距的刻画若干形状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85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