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8503.X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谦;张志远;梁斌;孟得山;王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抓手 致动器 螺旋状态 弯曲形状 次脉冲 构型 螺线 底座 气压 制造 变形 恢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底座及至少一个抓手指,所述抓手手指是气动软体致动器,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为螺线构型。该抓手只需一次脉冲输入即可实现展开变形,并可根据其自身特点逐步恢复螺旋状态。该抓手初始无需保持输入的气压,即能保持弯曲形状。这样即可避免浪费资源,并且能延长抓手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气驱动的软体致动器抓手的设计。
背景技术
气动软体致动器是一种新型的气驱动致动器,具有质轻、柔顺性好、响应迅速、抗压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因而在连续型机械臂、软体手爪、辅助康复手套以及仿生鱼等研究方向应用广泛。气动软体致动器成为了软体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几种典型的气动软体致动器是:上世纪50年代,J.L.Mckibben发明的McKibben气动肌肉、Jamming-based致动器、Pneumatic-nets气动网格、纯扭转致动器以及不同类型的致动器的组合。现阶段,气动软体致动器具有如下结构特点:1)致动器的基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内部留有气腔或气动网格。利用输入的高压气体作为驱动,可以实现收缩、伸长、弯曲、扭转等高柔顺、高冗余的复杂运动;2)致动器的初始构型多是直线拉伸型,截面是圆形、半圆形或矩形;3)现有的致动器多是通过保持输入气压不变来保持形状不变。
气动软体致动器有多种用途,用于设计抓手是其中一个重要用途之一。但已有文献中所设计的传统软体抓手只有保持输入的气压,才能保持弯曲形状。然而,这将浪费资源,减少抓手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气动软体致动器的软体抓手,包括底座及至少一个抓手指,所述抓手手指是气动软体致动器,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为螺线构型,其极坐标方程式和笛卡尔坐标方程式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其中φ角为螺线角度;r为螺线半径,不同螺线类型,r与φ之间的函数关系不同;x和y分别为相应的笛卡尔坐标系下坐标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气动软体致动器为圆形、阿基米德螺线和对数螺线三种螺线中的一种,其中,阿基米德螺线的极坐标方程式为:
r=R0+C0φ
其中,R0为螺线起点与极坐标原点的距离;C0为螺线半径r随螺线角度变化的速率;对于确定的螺线构型,螺线的极坐标方程表达式唯一,此时R0和C0均为常系数;
圆形为阿基米德螺线的一种,其极坐标方程式为:
r=R0+C0φ,C0=0
对数螺线的极坐标方程式为:
致动器的基体由超弹性材料制作成形,基体内部有一个充气气腔。
基体横截面与气腔横截面是如下形状中的一种:圆形截面、半圆形截面、方形截面、矩形截面。
利用输入的气压作为驱动,实现展开运动;气压越大其曲率越小,曲率减小到0之后可以实现负曲率展开运动。
基体外侧粘贴有应变限制层,用于限制轴向的伸展运动并且增强展开运动。
基体末端密封阻塞头用于堵塞气腔,防止漏气。
制造致动器基体的材料包括如下材料之一:树脂材料、橡胶材料、硅胶材料等,硬度小于等于50A;螺线型致动器的外侧应变限制层由弹性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8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