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9688.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4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路林波;马江丰;陈龙华;孙春光;关江海;任英俊;孙晓刚;刘志松;朱红彬;张海龙;王少华;马柱威;韩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2 | 分类号: | B62D3/02;B62D3/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后轮 主动 转向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和车辆,所述的车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包括固设于车身上的基体和驱动单元,以及可承接驱动单元的驱使而于基体内沿车身宽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还包括连接在驱动件和两侧车轮之间的两个执行件,且各执行件承接驱动件的推动和拉动而可驱使与其相连的车轮转向,且驱动件可经由弹性件推动执行件,或者可经由弹性件拉动执行件,使得执行件在承接拉动时或承接推动时具有不同的行程,而可使两车轮后轮具有不同的转向角度。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可主动控制车辆后轮转向,提高车辆转向的灵活性,同时可使车辆两侧后轮具有不同的转向角度,可减少轮胎偏磨,提高轮胎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车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的舒适性、操控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仅设置前轮转向的车辆,在高速转弯时容易产生过度转向,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甩尾现象,不利于车辆行驶稳定性,在低速转弯时,特别是大中型车辆,转弯半径大,影响车辆转向的灵活性。而现有的前轮转向系统通过硬点布置,可形成转向梯形,可使转弯时两侧车轮实现不同转角,而后轮转向因布置空间问题,无法通过硬点布置实现两侧车轮不同转角,容易造成车轮偏磨,影响轮胎使用寿命,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以能够车辆转向时使两侧后轮具有不同转向角,减少轮胎磨损,提高车辆转向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包括:
基体和驱动单元,分别固设于车辆车身上;
驱动件,穿设于构造在所述基体上的穿装孔内,且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驱动单元之间设有传动组件,因所述传动组件的传动,所述驱动件承接所述驱动单元的驱使而可于所述穿装孔内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移动;
执行件,所述执行件为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两端的两个,且两所述执行件分别与所述车辆的两车辆后轮连接;于各所述执行件上分别构造有承推部和承拉部,并对应于所述承推部和所述承拉部,于所述驱动件上构造有推动部和拉动部,各所述执行件可由移动的所述驱动件推动或拉动,而驱使与该所述执行件相连接的所述后轮转向;且于各所述承推部和对应的所述推动部之间和各所述承拉部与对应的所述拉动部之间的两者之一中设有弹性件,以使各所述执行件承接推动或拉动时具有不同的行程,而可使两所述后轮具有不同的转向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可承接所述驱动单元的驱使,而于所述基体上转动的中间件,且于所述中间件和所述驱动件之间设有传动部,因所述传动部的传动,所述驱动件可由所述中间件的转动驱使而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于所述中间件上构造有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贯穿所述中间件的贯穿孔,所述驱动件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内,所述传动部包括构造于所述贯穿孔内壁上的梯形内螺纹,以及构造于所述驱动件外周上的、与所述梯形内螺纹相匹配的梯形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采用旋转动力输出单元,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套装于所述旋转动力单元动力输出端上的第一齿轮,转动设于所述基体上的、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中间齿轮,以及固定套装于所述中间件上的、与所述中间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齿轮包括同轴且固定于一起的大齿轮和小齿轮,且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执行件之间设置有锁止组件,并于所述基体上设置有限位单元,且于所述驱动件及所述执行件复位时,因所述限位单元的限位,所述锁止组件可保持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执行件的锁止,而使所述驱动件及所述执行件同步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9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