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北方地区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动力电池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0084.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0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博;嵇振亚;云大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75 | 分类号: | B60L50/75;B60L58/12;B60L58/27;B60L58/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北方地区 燃料电池 发动机 系统 动力电池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北方地区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动力电池控制方法,该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和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相连接的燃料电池子系统和动力电池子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按照正常上电逻辑预运行;步骤2:当整车SOC处于不同状态下时,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针对不同状态输出对应功率以使得所述动力电池子系统在寒冷天气下的安全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应寒冷天气,功率平衡性好,故障率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新能源客车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北方地区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动力电池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动汽车也成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从世界范围分析,包括欧洲、美国、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都相继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生产与利用规模。我国电动汽车从产业链条角度分析,还处于初期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化升级及规模化发展仍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与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化程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电动汽车具有较强的清洁、经济发展优势,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也在相继加大科研投入与研发力度,推动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动车按照动力材料不同大体可以分为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三类,其中纯电动车具有突出的节能与环保优势,但动力电池技术问题一直制约其规模化快速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由于仍然部分依赖于石油能源,因此节能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燃料电池汽车多以氢为动力燃料,但由于燃料制造成本较高,发展受限。
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部政策文件大力扶持电动汽车发展,我国电动汽车生产及使用规模不断增大,燃料电池车辆也开始逐步扩大生产。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接近8万量,成为世界第二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了迅猛的增长态势,生产总量已突破3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此发展规模推算,我国电动汽车工业将迎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同时基于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商业化模式的不断完善,需求响应效果日趋明显,我国电动汽车生产及消费规模将仍然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态势。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从产业链角度分析,电动汽车综合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与瓶颈。收电动汽车发展影响,锂离子产业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技术、市场和产业格局等并没有完全确定,已处于在变化之中,通过2018年锂电产品发生的变化来审视产业发展问题和趋势,综合分析,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寿命虽然有大的进步,稳定性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电池的最大问题是所有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受环境影响较大,由于燃料电池车辆也开始逐步推广,从去年的产品来看,燃料电池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不论是磷酸铁锂电池或者锰酸锂电池以及三元里锂离子电池等)一般都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在温度较低时,容易出现电池自放电现象,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特别是销售在北方寒冷地区的燃料电池车辆,对电池低温性能带来了重大挑战;为了适应北方及东北等寒冷地区,电池系统提出加热方案,通过电池加热解决大部分的电池加热问题,纯电动汽车可以用此方案解决,设定固定电池最佳适宜的25℃工作区环境工作,但是对于燃料电池车辆,单纯的加热无法解决此问题,因为燃料电池发动机在零度以下也会工作,而此时若直接给电池充电,会对电池造成析锂现象,对电池安全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北方地区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动力电池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0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客流疏导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产品自动上料的镭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