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体以及车用机油泵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7361.3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倪成鑫;王次安;杨冰;王军;胡鹏翔;胡昌良;路明;张超;昂金凤;雷蕾;王宏大;卓丽颖;赵真真;周波;刘吉林;陈庚;程志勇;李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F16N3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谢阅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腔 泵腔 壳体 车用机油 转子泵 散热结构 低压区 高压腔 种壳 密封 摆线转子泵 汽车发动机 转子 泵腔内壁 方向转动 容积效率 温度降低 机油 黏度 从转子 内泄漏 内转子 外转子 朝外 噪声 泄漏 挤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壳体以及车用机油泵,壳体具有安装时朝外的外表面、以及与转子泵的低压腔对应的低压区,壳体至少在低压区的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结构。本发明提出的壳体用于转子泵,由于转子泵的内转子和外转子沿着一个方向转动,所以泵腔内会形成低压和高压腔,泵腔内的液体从转子泵的入口进入低压腔,经转子和泵腔内壁组成的密封容积后被挤压进入高压腔,散热结构可降低摆线转子泵的泵腔内的低压腔的温度,进而降低泵腔内的液体的温度,由于液体温度降低,其黏度增大,从而避免低压腔内的液体从密封容积内泄漏,提升了容积效率,降低泄漏产生的噪声。本发明的车用机油泵用于为汽车发动机提供机油,且包括所述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转子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以及车用机油泵。
背景技术
转子泵是较为常见的工业设备,尤其是转子泵,通常用于泵油,相比齿轮泵,转子泵结构紧凑、容积效率高、供油量大、供油均匀、噪声小,易于布置,但如果泵腔结构不合理,转子泵泵腔内的油液通过内外转子啮合而从低压腔进入高压腔的过程中,油液不能瞬间全部进入高压腔,形成“困油”现象,从而使油液的温度升高,油液的黏度降低,最终造成油液泄露并产生噪音,以及容积效率低。
由于转子泵常作为为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油或者机油的油泵,因此转子泵对汽车的NVH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对转子泵的结构进行优化,消除“困油”以及其他现象,就能够进一步消除或减小油液泄漏产生的噪声,从而优化NVH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壳体以及车用机油泵,以解决现有的转子泵结构布置不合理导致油液泄露、产生噪音等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壳体,用于形成转子泵的外壳,所述壳体具有安装时朝外的外表面、以及与所述转子泵的低压腔对应的低压区,所述壳体至少在所述低压区的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结构。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所述转子泵的泵盖,所述泵盖用以盖合所述转子泵的泵壳,以形成所述转子泵的外壳。
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安装时朝内的内端面,所述壳体的低压区的内端面凹设有用以围合形成的所述低压腔的流道。
可选地,所述流道弧形设置;和/或,
所述流道用以与所述转子泵的内转子的齿顶和齿底之间的密封容积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安装时朝内的内端面,所述壳体的内端面设有用以围合形成的所述转子泵的高压腔的高压壳体腔室。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相连的外端面和外周面,所述壳体的外周面开设有与所述高压腔室连通的出口。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相连的外端面和外周面,所述壳体的外端面设有所述散热结构。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肋片。
可选地,所述肋片设有多个,所述多个肋片用以沿所述转子泵内液体的流向布设。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用机油泵,用于为汽车发动机提供机油,所述车用机油泵为转子泵,且包括如本发明所述的壳体。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壳体用于转子泵,由于转子泵的内转子和外转子沿着一个方向转动,所以泵腔内会形成低压和高压腔,泵腔内的液体从转子泵的入口进入低压腔,经转子和泵腔内壁组成的密封容积后被挤压进入高压腔,散热结构可降低摆线转子泵的泵腔内的低压腔的温度,进而降低泵腔内的液体的温度,由于液体温度降低,其黏度增大,从而避免低压腔内的液体从密封容积内泄漏,提升了容积效率,降低泄漏产生的噪声。本发明的车用机油泵用于为汽车发动机提供机油,所述机油泵为转子泵,且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壳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7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