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风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9569.9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牧村英和;松泽洋介;长桥怜;山口淳史;高桥直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门 肋部 送风筒 外周部 侧突出部 方向排列 软质密封 转动轴线 调风器 上表面 上侧壁 内壁 异音 平行 配置 | ||
1.一种调风器,其中,
该调风器包括:
送风筒,其呈筒状,具有供空气沿着通风方向流动的通风路径;以及
风门,其设于所述送风筒内,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送风筒,随着转动而开闭所述通风路径,
所述风门具有:
板构件,其形成为平板状;
轴部,其将所述板构件支承为能够以转动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送风筒转动;以及
软质密封构件,其设于所述板构件的外周部,
所述送风筒具有在关闭了所述风门的状态下与设于所述板构件的所述通风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外周部即下游侧外周部的所述软质密封构件弹性接触的内壁,
在所述内壁形成有在关闭了所述风门的状态下位于比所述下游侧外周部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肋部,
所述多个肋部沿着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方向排列地配置,相邻的肋部形成为不同的形状,
所述软质密封构件在所述下游侧外周部且是在沿着所述通风方向配置所述风门的情况下与所述多个肋部相对的一侧的面具有多个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风器,其中,
所述多个肋部包含:
第1肋部;以及
第2肋部,其配置于所述第1肋部的旁边,
所述第1肋部的沿着与所述内壁正交的高度方向的高度与所述第2肋部的沿着与所述内壁正交的高度方向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1肋部的沿着所述通风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2肋部的沿着所述通风方向的长度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风器,其中,
所述多个肋部包含:
第1肋部;以及
第2肋部,其配置于所述第1肋部的旁边,
所述第1肋部的沿着所述通风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2肋部的沿着所述通风方向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1肋部的沿着与所述内壁正交的高度方向的高度比所述第2肋部的沿着与所述内壁正交的高度方向的高度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调风器,其中,
所述第1肋部和所述第2肋部沿着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方向交替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风器,其中,
所述多个肋部配置于在所述通风方向上与设于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隙相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风器,其中,
所述多个肋部沿着所述通风方向延伸,所述通风方向上的上游侧的角部形成为圆角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风器,其中,
在使所述风门转动至所述下游侧外周部与所述多个肋部相对的位置的情况下,设于所述下游侧外周部的所述软质密封构件的顶端部与所述多个肋部靠近地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风器,其中,
所述多个肋部包含:
第1肋部;
一对第2肋部,该一对第2肋部以其间夹着所述第1肋部的方式配置;以及
一对第3肋部,该一对第3肋部以其间夹着所述第1肋部和所述一对第2肋部这三者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2肋部的沿着所述通风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1肋部的沿着所述通风方向的长度短,
所述第3肋部的沿着所述通风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2肋部的沿着所述通风方向的长度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和化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和化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95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