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9866.3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0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陈烽;张辉;宋南京;司宏振;吕晓;秦尤敏;冯恩娟;李耀;赵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8 | 分类号: | C04B24/18;C04B103/5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石运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凝型 液体 助磨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分及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硫酸铝5%-15%,硫酸镁5%-10%,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40%-50%,木质素磺酸钠3%-10%,甲酸钙1.5%-3%,其余为去离子水;
所述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得:将多元胺类与环氧类有机小分子置于反应容器中,升温至30-80℃,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1-3h后,在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有机酸反应0.5-2h,即得到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所述多元胺类、环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例为:1-3:2-6:0.001-0.005:2-5;
所述多元胺类为乙二胺、对苯二胺、1,4-丁二胺、新戊二胺、癸二胺或2-甲基戊二胺中的一种;
所述环氧有机小分子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1,2-环氧戊烷中的一种;
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铁、氯化铝、氯化锡或氯化锌中的一种;
所述有机酸为甲酸、乙酸、草酸、柠檬酸、水杨酸或苯甲酸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铝为工业级,氧化铝的质量分数≥1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镁为工业级,氧化镁含量≥16.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磺酸钠为工业级,有效成分含量≥99.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酸钙为工业级,有效成分含量≥98.00%。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促凝型液体助磨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所述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将多元胺类与环氧类有机小分子置于反应容器中,升温至30-80℃,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1-3h后,在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有机酸反应0.5-2h,即得到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所述多元胺类、环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例为:1-3:2-6:0.001-0.005:2-5;
(2)按配比将硫酸铝、硫酸镁置于三口烧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在65℃-85℃恒温水浴下以400r/min搅拌0.5-1h,得到速凝母液;在60℃-75℃恒温水浴下,以350r/min搅拌,向速凝母液中加入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继续搅拌45min,然后加入甲酸钙,在65℃-70℃下保温搅拌4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再以300r/min搅拌30min,得液体助磨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98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