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9866.3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0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陈烽;张辉;宋南京;司宏振;吕晓;秦尤敏;冯恩娟;李耀;赵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8 | 分类号: | C04B24/18;C04B103/5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石运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凝型 液体 助磨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泥外加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助磨剂是由以下组分及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硫酸铝5%‑15%,硫酸镁5%‑10%,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40%‑50%,木质素磺酸钠3%‑10%,甲酸钙1.5%‑3%,其余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使用硫酸铝与硫酸镁混合作为促凝主体成分,加速水泥水化进程;高含量铝离子引起的化学不平衡导致石膏和C3A更加容易溶解,促进早期大量钙矾石的生成,从而到达速凝的效果;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作为助磨增强组分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较温和。本发明液体助磨剂使水泥早期快速凝结,同时能保证早期强度,且不影响后期强度增长,对水泥适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助磨剂是指用于水泥混凝土中,能够显著改善磨机的粉磨效率,降低电能消耗和钢球损耗,提高水泥产量的外加剂,可有效缩短粉磨时间、改善水泥性能、节能减排,已成为公认的重要水泥添加剂。水泥助磨剂能够吸附在颗粒断裂细纹的高能活性点上,降低自由能、同时渗透到细小颗粒细缝中,提供外来离子或者分子,减小粉末静电作用,防止聚结,增加水泥的比表面积,提高水泥3~32μm颗粒的含量。
水泥助磨剂是在水泥熟料粉磨过程中向系统内添加化学药剂的总称。水泥助磨剂分为粉体助磨剂和液体助磨剂两种。由于粉体助磨剂所需的掺加量较高,同时助磨剂多主要原料以工业纯复合有机盐和无机盐为主,所以其利用率逐渐降低;液体助磨剂中盐类离子的含量低,并且其添加方便,故液体助磨剂在目前的水泥生产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目前,三乙醇胺是助磨剂的主要原料之一,约占助磨剂配方总量的70%左右,现市售复配水泥助磨剂掺量大,同时随着石油等化工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三乙醇胺的价格也在攀升,导致助磨剂产品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水泥助磨剂的推广与应用;同时目前市售助磨剂质量不稳定,掺量大,从而导致水泥质量波动,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促凝型液体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助磨剂可以在有效缩短水泥速凝时间的同时,保证水泥的早期强度,且适应性良好,制备方法简单、实用,节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凝型液体助磨剂,是由以下组分及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硫酸铝5%-15%,硫酸镁5%-10%,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40%-50%,木质素磺酸钠3%-10%,甲酸钙1.5%-3%,其余为去离子水;
所述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得:将多元胺类与环氧类有机小分子置于反应容器中,升温至30-80℃,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1-3h后,在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有机酸反应0.5-2h,即得到改性醇胺类有机小分子;所述多元胺类、环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例为:1-3:2-6:0.001-0.005:2-5。
优选的,所述多元胺类为乙二胺、对苯二胺、1,4-丁二胺、新戊二胺、癸二胺或2-甲基戊二胺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环氧有机小分子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1,2-环氧戊烷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铁、氯化铝、氯化锡或氯化锌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酸为甲酸、乙酸、草酸、柠檬酸、水杨酸或苯甲酸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硫酸铝为工业级,氧化铝的质量分数≥16.00%。
优选的,所述硫酸镁为工业级,氧化镁含量≥16.20%。
优选的,所述木质素磺酸钠为工业级,有效含量≥99.00%。
优选的,所述甲酸钙为工业级,有效含量≥98.00%。
一种促凝型液体助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98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