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新能源车数据的危险驾驶车辆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9919.1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清;刘俊;张迪;唐莹;袁友伟;胡海洋;鄢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数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9 | 分类号: | B60W40/09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2399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新能源 数据 危险 驾驶 车辆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车数据的危险驾驶车辆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数据挖掘领域。本发明以新能源车数据为基础,针对大范围车辆的海量交通数据,利用聚类、拟合以及回归等数据挖掘方法,计算车辆的异常加速/减速行为特征值、计算异常加速踏板行程行为特征值,进而计算其反应车辆危险驾驶行为程度的总特征值。通过该方法只要通过输入新能源车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运行数据,就能够判断该车辆是否为危险驾驶车辆。通过真实的车辆交通事故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本发明的危险驾驶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危险驾驶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挖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车数据的危险驾驶车辆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驾驶人员数量激增,驾驶人员的驾驶技能以及驾驶行为参差不齐,有些人由于驾龄较短,开车不熟练,而有些人虽然有一定时间的驾龄,但开车我行我素,这些都是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所以分析驾驶人员的危险驾驶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支持,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市场保有量突飞猛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未来成长空间巨大,这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许多问题及隐患,故而对新能源汽车的危险驾驶行为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车辆的数据采集设备所采集数据和浮动车采集数据是不一致的。其中新能源车采集数据较浮动车采集数据增添了加速踏板行程、制动状态等数据,这些参数是浮动车采集数据中没有的,便也不能再采用浮动车的危险驾驶行为检测方法了。其二由于新能源车缺失经纬度信息,故而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危险驾驶行为检测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新能源车了,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危险驾驶检测需要提出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新能源车数据的危险驾驶车辆检测方法,其步骤如下:
S1:获取包括目标新能源车辆在内的所有新能源车在连续时段内的运行数据,所述的运行数据包括车辆编号、数据记录时间、当前累计里程、当前瞬时速度、当前加速踏板行程;
S2:对包括目标新能源车辆在内的每一辆新能源车的运行数据,以两个相邻时刻的数据记录时间和瞬时速度为一组,计算两个相邻时刻内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绝对值|ai|,作为一组变速行为样本;每一辆新能源车分别得到一个变速行为样本数据集;
S3:分别计算每辆新能源车的加速行为特征曲线和减速行为特征曲线,再对所有新能源车的加速行为特征曲线和减速行为特征曲线分别进行聚类,得到相对异常加速行为的阈值曲线和相对异常减速行为的阈值曲线,两条曲线的自变量为车速,因变量为加速度绝对值;
S4:分别计算每辆新能源车的加速踏板行程变化特征曲线,再对所有新能源车的加速踏板行程变化特征曲线进行聚类,得到相对异常踩踏加速踏板行为的阈值曲线,曲线的自变量为车速,因变量为加速踏板行程;
S5:对于待检测的目标新能源车,根据三条阈值曲线分别计算异常加速行为特征值Vac、异常减速行为特征值Vad和异常踩踏加速踏板行为特征值Vsa,然后综合计算其危险驾驶行为总特征值Vall,若该目标新能源车的危险驾驶行为总特征值Vall高于特征值阈值,则判定该车辆为危险驾驶车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各步骤可采用如下方法具体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2中,变速行为样本中两个时刻内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绝对值|ai|的计算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数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数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9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