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钱柳不定芽诱导及继代增殖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1809.9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2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洑香香;成圆;尚旭岚;张洋;方升佐;杨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钱柳 不定 诱导 增殖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钱柳不定芽诱导及继代增殖培养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选择青钱柳幼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在对外植体进行诱导和增值培养之前,首先对外植体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杀菌消毒处理采用酒精处理25‑30s,次氯酸钠处理3‑4min;青钱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WPM+6‑BA+蔗糖+琼脂粉,并调节pH至5.75‑5.85;青钱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为:WPM+IBA+蔗糖+琼脂粉。本发明通过优化材料、杀菌消毒处理和培养配方,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长势健壮、叶片舒展、高生长的不定芽材料,为建立高效的青钱柳离体快繁体系奠定基础,同时也对青钱柳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钱柳不定芽诱导及继代增殖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为胡桃科(Juglandaceae)青钱柳属(Cyclocarya)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海拔420~5200m(中国植物志,1979)。其树皮、树叶所含活性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功能(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最新研究表明其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降血脂(WU ZF et al.,2017)、降血脂(Jiang etal.,2015;Ma et al.,2015)、降血糖(黄维琳等,2017;吴凡等,2014)、增强免疫力(任文康等,2016)、抗氧化(Wang et al.,2013;Tang et al.,2016)、抗肿瘤(刘昕等,2007)等药理作用。此外,也可抑制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并发症(谢明勇和谢建华,2007)。
青钱柳是一种集药用、保健、材用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树种,具广泛的应用前景。因其自然资源少,多零星分布于深山老林以及一些自然保护区中,且青钱柳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和饱满率均很低(洑香香等,2010),故目前青钱柳的繁殖方式仍以有性繁殖为主,但实生繁殖存在自然萌发率低(谢明勇和谢建华,2008)、需种量大(杨万霞和方升佐,2008)、解除休眠操作繁琐(尚旭岚等,2011)、播种育苗发芽率低(余永富等,2017)等问题,这些都是限制青钱柳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现有的野生青钱柳资源,在优树选择基础上利用人工培育替代野生资源是当前热点课题,而无性繁殖不受时空限制,可周年化生产,增殖系数高,能保持品种优良性状,故被认为是实现青钱柳规模化繁殖的较好方法。青钱柳在嫁接方面尚未有报道,扦插方面研究较少,效果也不理想(李先民等,2014;王小宁,2012)。而组培方面已取得阶段性突破,现已有大量不定芽诱导和继代增殖配方,愈伤诱导和继代增殖的培养配方(张金凤等,2012;阮氏钏等,2014;张文泉等,2018),不定芽诱导率可达90%以上,增殖系数最高可达7.33,愈伤诱导率和分化率分别可达85%和66.3%以上。但现有配方普遍存在可重复性差、所报道的不定芽及愈伤生长状态不佳、愈伤不定芽分化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青钱柳不定芽诱导及继代增殖培养方法,该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健康无病害,生长健壮的青钱柳叶片,在为保存青钱柳种质资源提供有效途径的同时,为后续工业化提取青钱柳三萜、黄酮、多糖等次生代谢产物奠定基础。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1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芳香植物铃铃香青的组织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种苗的扩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