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2155.1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5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汤小生;章鹏程;唐照斌;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3/208 | 分类号: | B60Q3/208;B60Q3/66;B60Q3/76;B60Q3/8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组件 前排灯 壳体 红外感应器 前排 导光组件 控制组件 室内顶灯 新型汽车 导光件 后排灯 后排 体内 安装空间 顶部中央 有效减少 发散 车内 传导 生产成本 汽车 | ||
1.一种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光源组件、导光组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壳体设置于车内顶部中央区域,用于提供安装空间;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包括前排灯单元和后排灯单元;
所述导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上方,包括前排导光件和后排导光件,用于发散传导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至指定区域;
所述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包括前排控制单元和后排控制单元,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前排灯单元和所述后排灯单元的开启及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灯单元包括第一阅读灯和第二阅读灯;所述前排导光件包括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和所述第二导光件均为透明件;所述壳体(1)前部对称设有第一出光区(2)和第二出光区(3);所述第一阅读灯和所述第二阅读灯发出的光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光件和所述第二导光件并发生内全反射,分别经过所述第一出光区(2)和所述第二出光区(3)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控制单元设在所述第一出光区(2)和所述第二出光区(3)之间,包括控制所述第一阅读灯的第一红外感应器(6)和控制所述第二阅读灯的第二红外感应器(7),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6)靠近所述第一出光区(2),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7)靠近所述第二出光区(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6)和第二红外感应器(7)均包括红外接收件(13)、红外放大件(14)和红外感应区(15),所述红外放大件(14)放大所述红外感应区(15)感应到的人体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件(13)接收所述人体红外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放大件(14)设有用于放大人体红外信号的凸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灯单元还包括用于照亮汽车挡位的挡位照明灯(4),所述挡位照明灯(4)设置在第一红外感应器(6)和第二红外感应器(7)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6)或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7)均可控制所述挡位照明灯(4)的开启及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阅读灯按键(8)和第二阅读灯按键(9),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6)和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7)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灯单元包括后排照明灯、第三阅读灯和第四阅读灯;所述后排导光件包括第三导光件、第四导光件和第五导光件,所述第三导光件、所述第四导光件和所述第五导光件均为电镀件;所述壳体(1)后部设有第三出光区(5);所述后排照明灯、第三阅读灯和第四阅读灯发出的光分别通过所述第三导光件、所述第四导光件和所述第五导光件并发生全反射,经过所述第三出光区(5)射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汽车室内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控制单元设置在后排灯单元后方,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三阅读灯按键(10)、后排照明灯按键(11)和第四阅读灯按键(12),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阅读灯、所述后排照明灯和所述第四阅读灯。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汽车室内顶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21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尾防撞提示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用于给控制装置配置参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