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3646.8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5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沈伯雄;封硕;张铁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30;F01N9/0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控制装置 排气温度传感器 废气排放管道 数据采集装置 柴油机尾气处理 温度传感器 除硫装置 控制核心 通信连接 尿素箱 干法 尾气处理技术 柴油机尾气 进气口连接 柴油尾气 处理装置 空气储存 依次设置 出气口 耗能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尾气处理装置和方法,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核心、干法除硫装置和SCR反应器;干法除硫装置和SCR反应器之间依次设置有尿素箱、排气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装置,尿素箱的出口与废气排放管道相连;排气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废气排放管道中;温度控制装置的出气口与废气排放管道相连,温度控制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有空气储存箱;SCR反应器内设置有SCR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与排气温度传感器和SCR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控制核心与温度控制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解决了SCR催化剂中毒和柴油机尾气温度范围广的问题,装置简单且耗能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尾气处理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机有着燃油经济性好、热效率高、可靠性高并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到轮船、重型汽车、农用工具等各个领域。但是,柴油机的排放问题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柴油机的主要排放物有氮氧化物(NOx)和微粒,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被认为是降低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有效策略。SCR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柴油机尾气中通入尿素,使尿素在高温下经热水解生成氨气,氨气作为还原剂与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催化还原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与水。其中,SCR反应器的正常运行对柴油机的排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柴油机的排气温度范围过低,导致排气温度不能满足催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目前,常用的提高排气温度的方法为采用涡轮增压器后置和SCR反应器外部加热的方法。其中,涡轮增压器后置能够防止涡轮增压后排气温度降低,使得进入SCR反应器内的排气温度满足催化反应进行;但是由于涡轮增压器后置,使得涡轮增压器对进气的增压作用降低,降低了进气量,会大大降低柴油机的做功能力;SCR反应器外部加热的方法,使得SCR反应器温度上升,以保证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但是尾气的温度高于SCR催化反应的温度或SCR反应器所能承受的温度时,外部加热法无法对SCR反应器内的高温尾气进行有效的降温,不能使得SCR反应器在高温度范围内进行工作。
此外,由于柴油机的燃油里含有较高的硫元素,使得柴油机尾气中SO2浓度超标,在进行催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会使SCR催化剂中毒,影响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和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对柴油机尾气进行处理后,尾气中硫和氮氧化物含量低,有效解决了柴油机尾气中高硫含量引起SCR催化剂中毒,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柴油机尾气温度范围广的问题,装置简单、耗能低且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11、控制核心12以及经废气排放管道连接的干法除硫装置2和SCR反应器10;
所述干法除硫装置2和所述SCR反应器10之间依次设置有尿素箱3、排气温度传感器9和温度控制装置5,其中,所述尿素箱3的出口与所述废气排放管道相连;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9设置于所述废气排放管道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的出气口与所述废气排放管道相连,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的进气口连接有空气储存箱7;
所述SCR反应器10内设置有SCR温度传感器13;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1分别与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9和所述SCR温度传感器13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核心12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和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1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包括空气输送管道、温控套筒和电加热器,所述温控套筒设置在所述空气输送管道外侧,所述电加热器设置于所述于空气输送管道和所述温控套筒之间,所述电加热器固定在所述温控套筒上,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空气输送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3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