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曲铁路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数据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3923.5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宏;李怀渊;江民忠;孙栋华;彭莉红;骆燕;程莎莎;李寿华;占美炎;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3/16 | 分类号: | G01V3/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002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铁路 隧道 中线 航空 物探 数据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曲铁路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数据提取方法,在沿弯曲铁路隧道地段分段进行面积性航空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反演得到各测线的航空物探反演数据,对反演数据进行网格化插值计算获得弯曲铁路隧道三维体元数据。对隧道中线进行等间隔插值或等间距分割,获得若干隧道中线坐标点,利用航空物探资料提取每个隧道中线坐标点海拔高程数据。对各个隧道中线坐标点进行深度赋值,利用相应坐标点地形海拔数据,生成隧道中线带海拔坐标系统,最后从隧道三维体元数据中提取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数据信息,从而得到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断面图。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获得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数据信息,从而得到其准确的分析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弯曲铁路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数据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勘察的目的多为查明沿线路走向方向不良地质体的分布特征,特别是铁路隧道勘察更是如此。铁路隧道勘察通常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法(AMT)或大地电磁测量法(MT)等方法,沿铁路隧道走向进行测量即可完成相应的测量任务。但在复杂高山区或森林沼泽地带,由于地形、地貌复杂,高寒缺氧等原因,采用常规勘察方法很难取得好的成果,甚至还会出现大段资料空白。因此在复杂高山区线性工程勘察地段需要开展航空物探测量,采用航空物探可以弥补常规勘察手段的不足,是解决复杂高山区铁路隧道资料空白困难的最佳选择。在弯曲铁路隧道工程野外数据采集时,由于航空物探机载平台(直升机)的特殊性,必须沿直线飞行,所以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弯曲铁路隧道线路走向开展分段、面积性测量,方可以取得好的勘察效果。
在弯曲铁路隧道工程勘察中,根据设计资料完成了分段、面积性航空物探数据采集、处理等,获得了全部设计测线的航空物探资料。但航空物探设计测线由于其特殊性,不能严格按弯曲铁路隧道线路走向进行测线设计,获得的测线航空物探资料并未真实反映隧道中线的实际航空物探资料,因此如何根据已获得航空物探资料提取隧道中线的资料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弯曲铁路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数据提取方法,以解决在弯曲铁路隧道地段采取分段、面积性测量方式时无法获得真实的隧道中线航空物探资料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弯曲铁路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数据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布置面积性航空物探测线,测线的控制宽度等于或稍大于隧道中线覆盖宽度;
b.沿着布置好的测线进行航空物探数据采集;
c.对获得的航空物探数据进行反演处理,获得测线航空物探反演数据;
d.对获得的测线航空物探反演数据进行网格化差值处理,获得弯曲铁路隧道地段的航空物探三维体元数据;
e.将隧道中线等间距插值或等间距分割,并提取隧道中线的各个坐标点;
f.根据航空物探的测量数据,提取隧道中线各个坐标点相对应的海拔高程数据;
g.对隧道中线的各个坐标点由浅至深进行深度赋值,并利用隧道中线各个坐标点相对应的海拔高程数据,得到最终隧道中线带海拔坐标系统;
h.利用隧道中线带海拔坐标系统,从三维体元数据中提取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数据;
i.对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获得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断面图;
j.利用隧道中线航空物探断面图进行地质分析。
其中,在步骤a中,测线共有若干条,测线之间的间距相同或不同。
在步骤b中,航空物探包括航空电磁法测量与航空磁法测量。
在步骤c中,对航空物探测量数据进行二维或三维反演,获取每条测线的反演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未经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3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探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空间内人体探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