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相机与可见光相机阵列的配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4003.5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颜冰;王昆林;钱国超;邹德旭;彭兆裕;马御棠;王山;代维菊;洪志湖;文刚;龚泽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33 | 分类号: | G06T7/33;G06T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见光相机 紫外光 分辨率 紫外光图像 拍摄图像 矩阵 相机拍摄图像 外参数 配准 相机 更新 立体匹配 配准误差 匹配处理 特征点 匹配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光相机与可见光相机阵列的配准方法,首先通过获取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和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统一分辨率,获得更新分辨率的紫外光图像,根据所述更新分辨率的紫外光图像和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利用立体匹配法计算紫外光相机相对可见光相机的外参数矩阵,最后利用所述外参数矩阵对所述更新分辨率的紫外光图像进行匹配处理,完成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和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的配准。通过外参数矩阵对所述更新分辨率的紫外光图像进行调整,使得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与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相匹配,可以完全避免由于特征点质量不佳或分布不好而导致配准误差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紫外光相机与可见光相机阵列的配准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配准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成像设备)或不同条件下(天候、照度、摄像位置和角度等)获取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匹配、叠加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是将一张图匹配至另一张图的过程,其中一个叫参考图像(reference image),一个是感知图像(senseimage)。由于成像条件的不同,得到的图像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图像配准技术来将图片进行合成。这项技术在遥感,医用,制图,计算机视觉领域被广泛地应用。
图像配准分为多源图像配准、基于模板的配准、多角度图像配准、时间序列图像配准四大类。其中多源图像配准是指由异源成像传感器获得的同一场景图像间的配准。传统的可见光成像系统的典型光谱工作范围是410nm-720nm,越来越大的图像信息量需求引出了扩展成像光谱范围的需求。现在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可以很好地扩展成像光谱范围,具体而言有典型的紫外相机可以拓展200nm-400nm的光谱波段。每一种配准方法通常都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而设计的,众多方法中,唯一的共性就是每个配准问题最终都要在变换空间中寻找一种最优的变换,这种变换能够使两幅图像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达到匹配,但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图像类型的要求不同,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基于特征直接将待处理可见光相机图像和紫外光相机图像进行配准的方法会因为特征点质量不佳或分布不好而导致配准误差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紫外光相机与可见光相机阵列的配准方法,能够避免目前基于特征直接将待处理可见光相机图像和紫外光相机图像进行配准的方法会因为特征点质量不佳或分布不好而导致配准误差很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紫外光相机与可见光相机阵列的配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和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
统一所述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和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获得更新分辨率的紫外光图像;
根据所述更新分辨率的紫外光图像和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利用立体匹配法计算紫外光相机相对可见光相机的外参数矩阵;
利用所述外参数矩阵对所述更新分辨率的紫外光图像进行匹配处理。
优选的,所述统一所述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和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包括:
判断所述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是否小于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
如果所述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小于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则利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将所述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增加至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
优选的,所述利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将所述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增加至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包括:
将双线性插值算法的坐标系设定为所述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和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几何中心;
根据所述几何中心利用插值函数f(x,y)将所述紫外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增加至所述可见光相机拍摄图像的分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