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料微波加热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94202.6 申请日: 2019-07-03
公开(公告)号: CN110180659A 公开(公告)日: 2019-08-30
发明(设计)人: 甄崇礼;张纪尧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澳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2C19/18 分类号: B02C19/18;B02C23/00;H05B6/80
代理公司: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代理人: 王燕;屈兴敏
地址: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高***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硅料 加热腔 水槽 微波 微波加热装置 微波发射源 升降装置 热辐射 上腔体 下腔体 置物篮 加热 微波加热腔体 单晶硅 开合式结构 多晶硅棒 二次加热 加热效率 吸波材料 移动装置 硅块料 内墙壁 外侧面 外腔壁 内腔 腔壁 腔体 吸收 反射 转化 破碎 发射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单晶硅或多晶硅棒/硅块料加热破碎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料微波加热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水槽和加热腔,水槽上方设有置物篮,置物篮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安装在移动装置上,加热腔外侧面设置微波发射源,加热腔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设置为开合式结构。通过安装在微波加热腔体外腔壁上的微波发射源,发射微波到内腔,其中部分微波被物料吸收转化成热能,使硅料升温;同时未被利用的微波经反射被布置在内腔壁上的吸波材料吸收,转化为热能,通过热辐射对硅料二次加热,同时可保持腔体温度,减少加热后的高温硅料对较低温度的内墙壁的热辐射。通过以上措施,可极大提高加热效率,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料微波加热装置,主要应用于单晶硅或多晶硅棒/硅块料加热破碎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此背景下,全球光伏发电产业增长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成本持续下降。

在光伏产品生产过程中,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价格大幅下降,从而对整个产业链中的各个生产环节的高效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对原生多晶硅或单晶硅大块料或棒料进行破碎过程,这是单晶硅拉制提纯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由于光伏电池组件对单晶硅的纯度要求非常高,通常达到9个9以上,为防止在破碎工程中操作过程对原料的污染,对硅棒或块料的破碎流程的工艺要求也非常严格。

在原来产量较小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人工,用硬质合金钢或碳化钨锤子,在洁净空间内对硅块或棒料进行手工破碎。虽然这个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污染和浪费严重的缺点,但由于其他工艺很难满足工况要求,此工艺一直被沿用。但随着产能的逐年提高,此工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近些年来,不同商业机构和科研单位一直在不断开发新型的硅棒和硅块破碎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直接物理机械敲击或挤压破碎技术。在此类生产工艺中,一般采取颚式破碎机,通过两片金属板对物料进行挤压破碎;或通过滚筒挤压,当物料通过滚筒缝隙时,被挤压破碎;或经过旋转的带有金属棒的腔体,当物料经过时,被金属棒或锤打碎,例如:CN203044126U,CN105536920A,CN108654816A,CN108837921A,CA205517916U,CN207287535U,CN208244812U。此类技术,即便对金属表面进行过耐磨处理,但在持续生产过程中,极易造成保护层破损,从而使物料与金属面直接触造成金属离子污染,这对单晶硅拉制会造成致命的缺陷;

低温冷冻破碎技术,在此类技术中,硅料被进入液氮或液氩中,利用速冷造成的表面收缩,从而使物料破裂,例如:CN108405035A。此类技术对生产环境要求比较苛刻,产能低,成本高;

高压脉冲破碎技术,此技术利用“闪电”的原理,通过高压电弧,在硅料表面瞬间能量,造成硅料表面高温、高压,造成硅料的破裂,例如:CN108295994A。此类技术,高压电弧放电的时候,会造成硅料表面的局部高温烧结,从而影响终端产品的品质。同时此技术还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缺点。

热破碎技术,此类设备是通过外部热源,对硅料进行加热,待升到一定温度,再将硅料转移到冷却介质中,通过骤冷造成的表面收缩的不均匀性,引发硅料的破裂,例如专利CN201473321U中提到的技术。此类技术,一般采用电阻炉加热的方式,要达到硅料快速升温的目的,环境温度要很高,这样极易造成硅料表面的氧化,从而影响终端产品的性能。如果降低环境温度,则加热时间过长,影响产率。

以上各类技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效率、高能耗、产能低、物料浪费严重。更致命的是,这些工艺,都极易引入杂质,从而极大影响终端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澳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澳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