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4211.5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卓虎;陆南平;侯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嘉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uv 环氧树脂 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A组分 与B组分按重量比100:25-50混合均匀;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成分:
A类环氧树脂70-90.8份、B类环氧树脂9-29份、消泡剂0.1-0.5份、流平剂0.1-0.5份;
其中,所述A类环氧树脂由固体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液体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组成,其中,固体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在A类环氧树脂中所占的比重为15-25份,液体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在A类环氧树脂中所占的比重为55-75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在A类环氧树脂中所占的比重为10-20份;
所述B类环氧树脂为低粘度环氧树脂;所述低粘度环氧树脂为六氢邻苯二甲酸双缩水甘油酯;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成分:
胺类固化剂84-97.6份、固化剂促进剂1-10份、改性剂1-5份、抗氧剂0.2-0.5份、紫外吸收剂0.2-0.5份;
所述固体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为ST-5080或ST-5100,液体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为EP-4080E、ST-3000、YX-8000中的任意一种,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为ALBIFLEX 29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粘度环氧树脂为CY-184或TTA18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道康宁163、TEGO Airex 962、TEGO Airex 932、BYK-141、BYK-A530、BYK-066N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流平剂为BYK-333、BYK-310、TEGO Glide 450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固化剂为脂环族胺类固化剂、聚醚胺类固化剂、脂肪族胺类固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固化剂为IPDA、NBDA、Aradur 3484、Aradur 2958、Aradur 3233、Ancamine 1618、EC301、T403、D-230、D-40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促进剂为AEP,所述改性剂为三乙醇胺或DMP-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V-73P、TP-10H、TP-20、TP-8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吸收剂为UV-P、UV-531、UV-328、UV-103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1)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液体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低粘度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将反应釜升温至80-100℃搅拌1-2h,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固体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继续搅拌2-3h,使物料混合均匀,随后冷却至40-60℃,向反应釜中投入消泡剂及流平剂,继续搅拌20-40min,随后真空脱泡10-20min,分装得到A组分;
(2)向反应釜中依次投入胺类固化剂、固化剂促进剂、改性剂、抗氧剂及紫外吸收剂,将反应釜升温至50-60℃,搅拌1-2h,分装得到B组分;
(3)将A组分 与B组分按重量比100:25-50混合均匀,真空脱泡5-10min,然后将混合物浇注,于20℃-50℃条件下固化6-24h后即可得到所述高透明耐UV环氧树脂胶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嘉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嘉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2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