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扫描截面升维空间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2703.4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3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云;向斌;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卓世创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李发军 |
地址: | 410217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扫描 截面 空间 定位 方法 | ||
1.一种连续扫描截面升维空间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1),第一标记杆(2),第二标记杆(3),第一定位杆(6),第三标记杆(7),第二定位杆(8),穿刺针(11);所述第一标记杆(2)和第二标记杆(3)设置于定位板(1)上;
利用所述定位系统进行定位时包括如下步骤:
S1、还原CT或者磁共振扫描的直角立体坐标系,确定病变最大层面,并使用两条相交的定位线或者这两条相交直线所在的三个平面确定病变中心;
S2、利用两条定位线与通过体表任一拟穿刺点的穿刺线,两条定位线与穿刺线相交于病变核心点形成三个平面的几何特征,使用平面辅助显示手段分别显示两条定位线与拟穿刺点形成的两个平面,两个平面的相交线即为穿刺线,如此确定拟穿刺角度;
S3、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等长原理自拟穿刺点引出任一定位线的平行线,在此两根平行线间再做穿刺线的平行线,从而得到穿刺深度D;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阅读CT或者磁共振平片,确定扫描基线,调整患者躯体角度,还原患者接受CT或者磁共振时的扫描位置,并与平面辅助显示手段的投影线吻合;
S12、通过CT或者磁共振平片确定病变所在最大层面与基线之间的距离,平移平面辅助显示手段到该病变所在最大层面,并在患处表面相应位置标记划线;
S13、根据病变中心在该病变所在最大层面的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从而确定正位定位线和侧位定位线,正位定位线和侧位定位线在患处的内交点即为病变中心,并使用两根标记杆固定在患处表面;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自患处表面任一拟穿刺点P引出拟穿刺点P分别与第一标记杆(2)和第二标记杆(3)所代表的直线形成的两个平面;
S22、将穿刺针放在拟穿刺点P上,调整角度,当两条激光线同时照亮穿刺针即确定拟穿刺角度;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拟穿刺点P向任一定位线引平行线,然后在两平行线间引穿刺线的平行线,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长度相等原理,从而确定拟穿刺深度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扫描截面升维空间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辅助显示手段为激光线或者平板状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扫描截面升维空间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处位于头部,具体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阅读CT或者磁共振平片,根据解剖标志或者扫描时的皮肤标记物明确基线平面,进而根据扫描的层厚读取病变最大层面与基线平面的高度差H,在病变最大层面取病变核心点,量取病变核心点距离颅脑矢状位中线的距离W以及病变核心点距离额部最高处的垂直距离L;
步骤2、在定位板(1)上垂直安装有两根标记杆,即第一标记杆(2)和第二标记杆(3),第一标记杆(2)和第二标记杆(3)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一字线激光器,根据解剖标记或者扫描时画线将激光投射线和扫描基线匹配,其中X为水平基线,Y为正中矢状线;
步骤3、根据阅读CT或者磁共振平片测量两个测量值W,L移动第一标记杆(2)和第二标记杆(3),激光X1为病变水平截面最大层面,激光Y1为病变矢状面最大层面;
步骤4、在两个激光面交汇头皮部位上安装第一定位杆(6),使第一定位杆(6)位于两个激光面的交线上;
步骤5、根据病变最大层面中病变中心距头部前端距离H放置冠状位激光线(Z),进而放置第三标记杆(7);
步骤6、拆除定位板(1)上的第一标记杆(2)和第二标记杆(3),保留第一定位杆(6)和第二定位杆(8),在第一定位杆(6)和第二定位杆(8)的末端分别安装第二一字线激光器,将两根激光线通过预定头皮拟穿刺点;
步骤7、使拟穿刺点P的穿刺针(11)同时位于两个激光面中,即确定了拟穿刺的角度,同时固定穿刺针(11);
步骤8、从拟穿刺点P向任一定位杆引出平行线(13),在平行线(13)任一点引入穿刺针的平行线(12),即确定拟穿刺深度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卓世创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卓世创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7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