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库内衬管道回填灌浆施工方法和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3584.4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华;尚斌;高大水;吴文霞;江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管 涵管 压水试验 封堵 混凝土堵头 管道回填 灌浆施工 回填灌浆 敷设 内衬 牵引 密实 热熔焊接 灌浆管 密封性 排气管 上游端 水库 衬管 焊边 空腔 焊接 淤泥 泥沙 预留 杂物 保证 修复 进出口 记录 检验 进口 施工 出口 | ||
1.一种水库内衬管道回填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内衬管敷设
内衬管(5)敷设前拆除原进口卧管、出口边墙等建筑设施,将原涵管(4)内杂物、淤泥泥沙等清理干净,从下游往上游端牵引,边焊边敷;
②内衬管焊接
内衬管(5)所有接口采用现场热熔焊接,管材对焊连接头要能与加热板密切接触,加热至融化后,撤去加热板迅速将熔化端对接在一起,冷却至环境温度,确保接口强度高于管身强度;
③压水试验
内衬管(5)安装好后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压力不低于0.6MPa,持续时间24h,每隔3h记录压力情况,检验内衬管(5)接头的密封性;
④回填灌浆
内衬管(5)牵引到位后,对内衬管(5)进出口1m范围内与原涵管(4)之间的空腔进行混凝土封堵,分别为进口混凝土堵头(7)和出口混凝土堵头(8),封堵时需预留排气管(9)与灌浆管(10),封堵完成后隔48h进行回填灌浆(6)作业;
灌浆采用孔口封闭式循环灌浆法,灌浆作业的同时,保持内衬管(5)压水状态,灌浆时从涵管出口断面进行,浆液逐步从下游向上游灌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内衬管道回填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涵管进口断面顶部灌浆前,先在原涵管(4)与内衬管(5)之间安放Φ30mm的排气管(9),排气管(9)共两根,长度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内衬管道回填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涵管出口断面顶部灌浆前,先在原涵管(4)与内衬管(5)之间安放Φ50mm的镀锌钢管作为灌浆管(10),灌浆管(10)共两根,长度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内衬管道回填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浆作业时,观测排气管(9)的溢流状态,水泥浆液从排气管(9)排出5min后,封堵排气管(9);每孔要求复灌三次,每次间歇时间不小于3d;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灌浆的压力要求为0.1MPa、0.15MPa、0.20MPa,当每次灌浆达到设计压力后开动回浆阀,并保持其设计压力,当每分钟吸浆量小于1L/min式再继续灌注30min才停止该孔灌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库内衬管道回填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灌浆时采用水泥砂浆,细粉砂掺入量为干料重的20%,第二次和第三次灌注时采用纯水泥浆。
6.一种水库内衬管道回填灌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涵管(4),
内衬管(5),位于原涵管(4)内部;
进口混凝土堵头(7),设置在内衬管(5)和原涵管(4)之间进口段1m范围内;
出口混凝土堵头(8),设置在内衬管(5)和原涵管(4)之间出口段1m范围内;
管壁回填灌浆(6),设置于内衬管(5)、原涵管(4)、进口混凝土堵头(7)和出口混凝土堵头(8)之间;
排气管(9),设置在进口混凝土堵头(7)上部;
灌浆管(10),设置在出口混凝土堵头(8)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35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调平器
- 下一篇:先桩法直桩外套式导管架水下灌浆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