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5701.0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于露;车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唐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43 | 分类号: | B60J7/043;B60J7/00;B60L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窗 光伏 太阳能汽车 车顶 窗体 对称设置 光伏组件 联动组件 汽车顶 轨道连接 上下通透 正常接收 嵌入 日照 轨道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包括车顶以及设置在车顶上的光伏顶窗;所述车顶上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窗口,所述窗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光伏顶窗包括窗体、设置于所述窗体外侧面的光伏组件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窗体两侧的第一联动组件,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窗口的内侧以及第一轨道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光伏顶窗嵌入或者撑出所述窗口。本发明将汽车顶窗与光伏组件相结合,在太阳能汽车能够正常接收日照的情况下,同时也能给根据需要开启汽车顶窗,方便实用,且能够保证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
背景技术
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相比传统热机驱动的汽车,太阳能汽车是真正的零排放,正因为其环保的特点,太阳能汽车被诸多国家所提倡,太阳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日益蓬勃。在太阳能汽车上装有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依据所用半导体材料不同,通常分为硅电池、硫化镉电池、砷化镓电池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硅太阳能电池。在阳光下,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采集阳光,并产生人们通用的电流,这种能量被蓄电池储存并为以后旅行提供动力,或者直接提供给发动机也可以边开边蓄电。能量通过发动机控制器带动车轮运动,推动太阳能汽车前进。由于光伏组件的采光面大小直接决定了能量生成的多少,考虑到获取更大面积的接收效果,一般的光伏组件设置在汽车的顶板上,但是如此便限制了汽车顶部的开窗功能。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其能够将汽车顶窗与光伏组将相结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其包括车顶以及设置在车顶上的光伏顶窗;所述车顶上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窗口,所述窗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光伏顶窗包括窗体、设置于所述窗体外侧面的光伏组件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窗体两侧的第一联动组件,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窗口的内侧以及第一轨道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光伏顶窗嵌入或者撑出所述窗口。
作为本发明所述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窗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两者的第三连杆以及嵌入所述第一轨道内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杆,且其上还设置有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点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点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窗口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点铰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窗口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嵌入所述第二轨道内;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点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轮铰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轨道为水平直线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为外端向下弯曲的弧形轨道。
作为本发明所述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窗体的外缘设置有外凸的搁置边缘,所述窗口的上端口设置有配合于所述搁置边缘的搁置台阶。
作为本发明所述太阳能汽车光伏顶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窗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唐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唐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5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