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套用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6654.1 | 申请日: | 201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2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胡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赛辉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D04H1/4382;D01D5/00;D01F8/12;D01F8/10;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128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内饰材料 汽车座 制备 改性氯丁橡胶 套用 改性涂料 甲苯溶液 乙丙橡胶 尼龙 基布 压辊 束状超细纤维 超细纤维束 成分萃取 海岛纤维 接枝改性 静电纺丝 酪素蛋白 绿色环保 汽车内饰 海绵体 聚氨酯 网络状 压轧 皮革 无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套用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汽车内饰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乙丙橡胶改性氯丁橡胶和尼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基布,用酪素蛋白接枝改性聚氨酯,制备出改性涂料,将基布浸渍在改性涂料中并压轧处理后,浸渍在甲苯溶液中,通过浸渍、压辊处理,制备出一种汽车座套用内饰材料;将尼龙,乙丙橡胶改性氯丁橡胶,浸渍在甲苯溶液中,通过浸渍、压辊处理,将海岛纤维中“海”的成分萃取出来,得到“岛”形成的束状超细纤维;形成完全由超细纤维束和网络状的PU树脂海绵体构成的海岛超纤皮革;本发明一种汽车座套用内饰材料无毒、绿色环保,不会产生不适性气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套用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汽车内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越来越大众化,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内部装饰也情随事迁地受到重视,从而促进了汽车内饰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所谓的汽车内饰材料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附件,涉及到汽车内部的表面观感物,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座垫、汽车挂件、汽车顶篷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汽车内饰材料一般可分为内饰表面材料、内饰骨架材料和内饰缓冲材料等三大类。内饰表面材料主要应用于汽车座垫、汽车顶篷表面、方向盘和车门。常见的内饰表面材料除了传统的金属材料以外,还有各种成型塑料。内饰缓冲材料一般都应用于座垫衬里、顶篷衬里、遮阳板等等,主要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材料也开始出现在汽车内饰中。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提高,真皮汽车座套已不再是欧美高档汽车的专属,或者说不再是稀有配置。真皮座套革一般采用头层革,也有部分采用二层革。采用天然皮革作为座套的面料,具有卫生性能好,易保养,高端大气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生产成本比较高、质重、单调以及皮革在鞣制、涂饰等过程中,材料含有或加工需要带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受储存及环境影响逸出产生不适性气味,从而影响人的感觉甚至人体的健康。因此,真皮座套革应该是一种高品质、高性能、高技术含量的天然皮革制品,需要人们外观审美观念和内部品质要求的完美统一。除了一些基本的理化指标外,鉴于汽车使用环境,与一般家具沙发革质量指标比较,汽车革需要表现出多方面的更高的强度、更高的坚牢度性能,如抗水性、耐磨性、阻燃性、耐溶剂腐蚀、耐黄变、低雾化等,其中耐磨性指标比沙发革高10倍以上。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健康的认识提高,各种有害化学品指标的限制将增多增强,新的功能要求也会被不断提出。
近几年,人造汽车内饰再次被提高利用,比起天然皮革,人造汽车内饰具有价格低,生产周期短,均质性好及出裁简单易行等优点。在汽车座套上采用的人造皮革一般有聚氯乙烯(PVC)人造革和聚氨酯(PU)合成革。PVC人造革是以纺织或针织材料为底基、PVC树脂为涂层的仿革制品,近似天然皮革,外观鲜艳、耐磨、耐折、耐酸碱等。PU合成革分为干法、湿法和环保型三类。湿法一般较厚,因为面层与底布之间有一层低发泡层,而干法则没有,直接涂在布底上,所以比较簿。干法PU革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低,且制成的皮革耐磨耐刮性、耐水解性、耐候性等较好,手感柔软,表面真皮感强。对人造汽车座套革而言,关键的还是在于材料的物理力学强度、雾化值、VOC含量等指标。PVC人造革与PU合成革都是对常规纤维织物进行涂层,因PVC人造革存在手感硬、皮感差、舒适性差、耐老化性能差、气味重、增塑剂易迁移等缺陷,所以目前汽车内饰中的普通PVC人造革已逐渐被PU合成革所取代。近年来,新型的纤维织物用于汽车座套正在兴起。在西欧,采用软纤维过半,美国则多采用拉舍尔和天鹅绒。而日本则多样化,针织物、针织布、天鹅绒等都有。
近年来,汽车内的VOC排放引起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高度关注,2011年10月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在2012年3月开始正式实施,2018年开始正式列入国家强制标准。大多数汽车内饰部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目前内饰部件VOC中的苯类、醛类、苯烯物含量都处于超标状态,在VOC有机挥发物中醛类是对人体伤害最大的。改造汽车环境,应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源,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的汽车空间从根本上需要的还是技术上的革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赛辉,未经胡赛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6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粘连抗氧化的席垫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持续凉感面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