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8144.8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成蕾;李昭慧;张芸芸;张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治疗 术后 压迫 装置 | ||
1.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包括本体(10)和交叉设置的第一束缚带(20)、第二束缚带(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0)位于所述第一束缚带(20)和第二束缚带(30)的交叉部;
所述本体(10)包括基底(11),所述基底(11)为柔性材质;
所述基底(11)的一面自外而内开设有若干环形的环形槽体(111),若干所述环形槽体(111)之间通过连通槽连通;
最内侧的环形槽体(111)的内侧开设有气囊槽(112);
最内侧的环形槽体(111)和所述气囊槽(112)之间为置药槽(110);
所述置药槽(110)的底部为网状结构;
所述环形槽体(111)中均设有环形气囊(12),所述气囊槽(112)中设有压迫气囊(13),所述环形气囊(12)与所述压迫气囊(13)相通,最外侧的环形气囊(12)设有气口(14);
当所述压气囊(13)、环形气囊(12)充气后,均能凸于所述本体(10)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药槽(110)中设有药棉(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体(111)外围的本体(10)边缘设有沾合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带(20)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束缚带(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带(20)和第二束缚带(30)的端部均设有卡接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带(20)和第二束缚带(30)设有防滑豆(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环形槽体(111)深度相等;若干所述环形气囊(12)中气压均等时,自内而外外径逐渐缩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环形气囊(12)之间、以及所述环形气囊(12)和压迫气囊(13)之间均设有连通气囊;所述连通气囊位于所述连通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81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