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哌嗪及1,2,3-三氮唑仲胺侧链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及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0738.2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汤有志;张光雨;刘雅红;靳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3/06 | 分类号: | C07D403/06;C07D401/06;C07D249/04;A61K31/496;A61K31/5377;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三氮唑仲胺侧链 侧耳 衍生物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哌嗪及1,2,3‑三氮唑仲胺侧链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及制备与应用。所述的具有哌嗪及1,2,3‑三氮唑仲胺侧链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为式2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所述的式2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溶剂化合物、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包括外消旋混合物:该类化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还具有较沃尼妙林及瑞它莫林制备成本低的优势,因而特别适合作为新型抗菌药物用于防治人或动物细菌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哌嗪及1,2,3-三氮唑仲胺侧链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及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式1)是由侧耳菌Pleurotusmutiliz(Fr.)Sacc. 和Pleurotus Passeckeranius Pilat产生的一类广谱的二萜烯类抗生素,是截短侧耳素类半合成衍生物的前体。截短侧耳素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抗生素家族,能够有效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截短侧耳素类化合物具有异于临床常见抗菌药母核结构,与其它结构类抗菌药之间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截短侧耳素最早由Kavanagh等在1951年首次分离并进行初步鉴定。1976年,Knauseder等对截短侧耳素产生菌Clitoilus passeckerianus的发酵条件、截短侧耳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表明,截断侧耳素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为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的肽转移酶中心(PTC),有别与临床广泛应用的其他抗菌药物。基于其独特的抗菌机制,该类抗菌药物对多药耐药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支原体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均由很强的抗菌活性,异于临床常见抗菌药母核结构,与其它结构类抗菌药之间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
目前,通过对其C14侧链的改造,已有泰秒菌素(Tiamulin)和沃尼妙林(Valnemulin)两个兽用抗菌药,以及2007年通过美国FDA审批上市的瑞它妙林(Retapamulin)共三种抗菌药物成功上市。
截短侧耳素作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以合成动物专用抗生素和人用抗生素,用途广泛,市场开发成本低,而且项目建设期短,经济效益较好,因此我们可以对截断侧耳素类药物进行深入的研发。基于截短侧耳素仅成功开发三种抗菌药,本发明将提供一类结构新颖、抗菌活性强的新型截短侧耳素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哌嗪及1,2,3-三氮唑仲胺侧链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哌嗪及1,2,3-三氮唑仲胺侧链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哌嗪及1,2,3-三氮唑仲胺侧链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哌嗪及1,2,3-三氮唑仲胺侧链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为式2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所述的式2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溶剂化合物、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包括外消旋混合物:
其中,R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0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并咪唑盐酸盐的制备、结构及荧光性质
- 下一篇:一种氯沙坦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