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飞机刹车装置的整体式隔热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2423.1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3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军;何峻永;李国胜;陈平亮;马新刚;李倩;王登辉;赵文庆;刘泽迪;邓晨阳;丁斌;许鑫;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42 | 分类号: | B64C25/42;B60T17/00;F16L59/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31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壳体 整体式隔热屏 凸键槽 起落架 飞机刹车装置 热辐射 轮轴 刹车 内圆周表面 安装效率 铆接固定 刹车过程 一次安装 轴向延伸 套筒状 整体式 槽口 隔离 外部 | ||
一种用于飞机刹车装置的整体式隔热屏,为套筒状,该整体式隔热屏的内径与所述刹车壳体的外径相同。在该整体式隔热屏的圆周表面分布有条形的刹车壳体凸键槽,该刹车壳体凸键槽沿所述整体式隔热屏轴向延伸,并使各刹车壳体凸键槽的槽口位于该整体式隔热屏的内圆周表面上。本发明安装在刹车壳体的外部,用于隔离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热,减少刹车产生的热对刹车壳体及起落架轮轴的热辐射。本发明为整体式,能够减少刹车热对刹车壳体及起落架轮轴的热辐射,并且可以做到一次安装到位后铆接固定,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机轮刹车领域,具体是一种飞机刹车装置用的整体式隔热屏。
技术背景
在飞机刹车过程中刹车盘相互摩擦会产生热量,从而会对刹车装置中的碳刹车盘组件周围的结构件产生热辐射。目前,越来越多的机轮刹车供应商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在刹车装置中设计隔热装置来对结构件进行热防护,其中有对汽缸座组件进行热防护的装置,也有对刹车壳体及起落架轮轴进行热防护的装置。一般来说,理论计算得出的碳刹车盘组件温度为碳刹车盘组件的中心静盘的温度,实际上由于碳刹车盘组件中的压紧盘组件暴露于外界,并且在飞机刹车的过程中存在风速,所以压紧盘组件的温度会远小于中心静盘的温度,又因为汽缸座组件和压紧盘组件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所以当热量传递到汽缸座组件上时,对汽缸座组件的热辐射已大大减小。而刹车壳体作为碳刹车盘组件的支承结构件,其和碳刹车盘组件配合紧密,且刹车壳体内部和起落架轮轴存在配合关系,轮轴中还有各种传感器的接线,所以飞机刹车产生的热对刹车壳体及起落架轮轴的危害要远大于对汽缸座组件的影响。目前由于刹车壳体和碳刹车盘组件配合间隙较小,大型的隔热装置的隔热效果虽好,但是存在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故很多设计仅仅是对汽缸座组件进行了热防护,如申请号为201510319872.9和201510633824.7的专利。本发明是一种刹车装置用的整体式隔热屏,其安装在刹车壳体和碳刹车盘组件之间,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刹车产生的热对刹车壳体及起落架轮轴的影响。
目前为了保护刹车壳体及起落架轮轴等零部件,需在刹车壳体内部和外部安装隔热屏。当前在航线运营的双通道宽体民用客机,如A330客机,其为了减少刹车热对壳体和轮轴的热辐射,在刹车壳体外部设计安装了一种单片式隔热屏,每单片隔热屏安装在刹车壳体的两个凸键之间的部位,并通过铆钉与刹车壳体固定,但是这种单片式隔热屏会影响隔热效果,并且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影响隔热效果、安装不方便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飞机刹车装置的整体式隔热屏。
本发明提出的整体式隔热屏为套筒状,该整体式隔热屏的内径与所述刹车壳体的外径相同。在该整体式隔热屏的圆周表面分布有条形的刹车壳体凸键槽,该刹车壳体凸键槽沿所述整体式隔热屏轴向延伸,并使各刹车壳体凸键槽的槽口位于该整体式隔热屏的内圆周表面上。
所述刹车壳体凸键槽的数量与所述刹车壳体凸键的数量一致。所述刹车壳体凸键槽的长度与所述刹车壳体凸键的长度相同,宽度略大于所述刹车壳体凸键的宽度,二者之间为间隙配合,并且配合面的配合间隙为0.1mm。
在所述整体式隔热屏上有隔热屏测温孔,并使该隔热屏测温孔的位置与所述刹车壳体上的刹车壳体测温孔同轴同径。
相邻的所述刹车壳体凸键槽之间的各隔热板上有铆钉孔,用于将该整体式隔热屏与刹车壳体固连。
本发明安装在刹车壳体的外部,用于隔离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热,减少刹车产生的热对刹车壳体及起落架轮轴的热辐射。
本发明上的刹车壳体凸键槽对准刹车壳体上的凸键后,将该整体式隔热屏套装在壳体外部并通过铆钉固定,静盘与整体式隔热屏之间留有间隙,理论上解决了传统刹车壳体外部无安装隔热屏导致刹车热直接对刹车壳体及起落架轮轴产生热辐射或在刹车壳体外部安装单片式隔热屏效率低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2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