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线路板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3001.6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8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傅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鸿利线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H05K3/34;H05K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徐庆莲 |
地址: | 514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线路板 加工 工艺 | ||
1.一种双面线路板加工工艺,包括开料、烤板、蚀刻、退膜、压合、压合检查、钻孔、钻孔检查、除胶、孔化、线路检查、电镍金、电铜、电锡、退锡、蚀刻检查、阻焊、阻焊检查、成型、清洗、测试、成品,其特征在于,还具体包括以下工艺:
内层线路制作:
a根据印制线路板电流的大小,加粗电源线宽度,减少环路电阻,且同时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和数据传递的方向一致,且元件的标记或型号应朝向便于观察的一面;
b公共地线应布置在板的最边缘;
c导线与印制板的边缘应留有不小于板厚的距离;
d低频电路的地应尽量采用单点并联接地,实际布线有困难时部分串联后再并联接地;高频电路宜采用多点串联就近接地,地线应短而粗,电路的工作频率越高,地线应越宽;
e印制板上每级电路的地线均采用封闭回路;
内层线路检查:
f确保数字地与模拟地应尽量分开,仅由数字电路组成的印制板,其接地电路布成封闭环路大多能提高抗噪声能力,但印制板附近有强磁场时,地线不能做成封闭回路,以免成为一个闭合线圈而引起感生电流,信号线设计低频导线靠近印制板边布置,将电源、滤波、控制低频和直流导线放在印制板的边缘;
g其中高频线路放在板面的中间;
h高电位导线和低电位导线应保持远离,保持布线使相邻的导线间的电位差达到最小,同时避免长距离平行走线,印制线路板上的布线应短而直;
i高频电路的印制导线长度和宽度宜小,导线间距宜大,印制线路板上同时安装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时,同时将上述两种电路的地线系统完全分开,同时供电系统也要完全分开,采用恰当的接插形式,包括接插件、插接端和导线引出的形式;
j输入电路的导线要远离输出电路的导线,引出线要相对集中设置,布线时使输入输出电路分列于线路板的两边,并用地线隔开;
焊接工艺:
k挑选元器件进行焊接时,应按照元器件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焊接;其次,焊接好的较大元器件给较小元器件的焊接带来不便,优先焊接集成电路芯片;紧接着,进行集成电路芯片的焊接之前需保证芯片放置方向的正确无误,对于芯片丝印层般长方形焊盘表示开始的引脚,焊接时应先固定芯片其中一个引脚,对元器件的位置进行微调后固定芯片对角引脚,使元器件被准确连接位置上后进行焊接,贴片陶瓷电容、发光二极管、钽电容与电解电容则需区分正负极;最后,对于电容及二极管元器件,有显著标识的一端应为负;
l在贴片式LED的封装中,沿着灯的方向为正负方向,对于丝印标识为二极管电路图封装元器件中,有竖线一端应放置二极管负极端对晶振,有源晶振有四个引脚,需注意每个引脚避免焊接错误;
m对于插件式元器件的焊接,包括电源模块相关元器件,将器件引脚修改后再进行焊接,将元器件放置固定完毕后,在背面通过烙铁将焊锡融化后由焊盘融入正面;
n线路板焊接工作完成后,应使用酒精对线路板表面进行清洗;
印制线路板的热设计:
o印制线路板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85摄氏度;
印制线路板的减振缓冲设计:
p板体上的负荷应合理分布以免产生过大的应力;
印制线路板的抗电磁干扰设计:
q元器件应按电原理图顺序成直线排列,达到紧凑以缩短印制导线长度,并得到均匀的组装密度;在保证电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元器件应平行或垂直于板面,并和主要板边平行或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线路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在印制板上包括两种排列方式:不规则排列、规则排列,不规则排列适用于高频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线路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间距等于导线宽度,但不小于1mm;微型设备不小于0.4mm;表面贴装板的间距0.12—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线路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可调元件的布局应考虑整机结构要求,机内调节,应放在印制板上便于调节的地方;机外调节,其位置与调节旋钮要在机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线路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线路检查工艺环节中,最终采用跨接线,双面印制板两面的导线应垂直交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鸿利线路板有限公司,未经梅州市鸿利线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30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