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5196.8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O.科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3/00 | 分类号: | B61C3/00;B60K11/06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系统 冷却装置 轨道交通工具 驱动电动机 变流器 动能 冷却 | ||
建议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工具(2)的驱动系统(1),所述驱动系统(1)具有至少一个驱动电动机(7)和至少一个冷却装置(11、18),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电动机(7)和/或驱动系统(1)的其他的组件、尤其变流器(12)。驱动系统(1)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1)构造和设计为,使用所述轨道交通工具(2)的动能用于所述冷却装置(11、18)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驱动电动机和至少一个冷却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驱动系统的轨道交通工具以及用于轨道交通工具行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牵引电动机运行时,必须保证充分的冷却。在此,冷却应尽可能可靠、与额外的组件无关并且能简单地实现。
特别重要的是在所谓的车厢机车情况下的冷却。在此是一种机车,其在电气方面完全断开并且在制动技术上像火车中的车厢一样移送。若在这些机车中使用不能从轮对脱耦的、永磁激励(PM)的牵引电动机,则在机车被用作车厢机车的情况下牵引电动机随同旋转并且引起电动机内部的损耗。这些损耗主要是在牵引电动机的定子铁心中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它们由于转动的磁场而产生。
这些损耗必须可靠地从牵引电动机中排出,使得电动机不会过热。
同样重要的是确保例如出于结构空间的原因而不能利用在牵引电动机轴上的自有通风机进行空气冷却的牵引电动机的冷却。
在具有变流器的驱动底盘的情况下,还必须保证变流器和可能的其他电气组件的可靠的冷却。具有集成的变流器的这种驱动底盘例如记载在文献DE 10 2013 225 913 A1中。
已知的是,为了保证上述电动机的冷却例如使用自通风的电动机。此外,单独的组件可以借助行驶相对气流冷却(例如变流器)。
另外的已知解决方案是安装电通风机和利用相对于车厢固定的通风机对电动机的人工通风。同样已知的是电动机的具有相对于车厢固定的泵和循环冷却单元的水冷装置。
由文献DE 10 2010 040 491 A1已知在轨道交通工具的变速器上安装通风机。其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通风机和空气通道的电驱动的交通运输工具,该通风机通过通风机齿轮与交通运输工具驱动装置的大齿轮耦连,该空气通道把由通风机产生的空气流导引至交通运输工具的至少一个牵引电动机。
此外,对于车厢机车的特殊情况可以把异步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使用,在运输车厢机车时异步电机不产生电磁损耗。然而,异步电机带有本身已知的内在缺点(例如在正常运行期间在转子中的损耗),使得为机车单纯使用这种驱动系统不是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驱动系统,其克服了前述缺点并且尤其能自给自足地工作。
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驱动系统解决,所述驱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驱动电动机和至少一个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电动机和/或驱动系统的其他的组件、尤其变流器,其中规定,所述驱动系统构造和设计为,使用所述轨道交通工具的动能用于所述冷却装置的运行。
此外,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还通过一种轨道交通工具解决,所述轨道交通工具具有前述类型的驱动系统。
此外,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还通过一种用于第一轨道交通工具行进的方法解决,所述第一轨道交通工具是前述类型的轨道交通工具,其中,所述轨道交通工具的至少一个驱动电动机借助至少一个冷却装置冷却。
此外,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还通过一种用于第一轨道交通工具行进的方法解决,所述第一轨道交通工具是前述类型的轨道交通工具,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轨道交通工具与具有驱动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二轨道交通工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1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