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规模数据的预估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5310.7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8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范芳铭;王海胜;李友国;周峰;冯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品唯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01 | 分类号: | G06Q30/0201;G06Q30/0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沈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规模 数据 预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规模数据的预估方法和装置,包括:根据预置条件对待计算数据进行切分,将所述待计算数据切分成多个分组;按比例从每个所述分组中抽取部分用户组成样本数据,使得从一个分组中抽取出来的待计算数据占所述样本数据的比例与所述一个分组占所述待计算数据的比例相同;从所述样本数据中随机选取部分数据构成子样本数据,并按多个预置属性对所述子样本数据进行分类形成多个预估表;将预置的业务需求与相应的预估表关联并生成数据脚本,所述预置的业务需求与至少一个预置属性相关;对所述数据脚本进行计算生成预估结果。解决了现有的预估采用随机或者分桶进行数据采样可能会导致数据在某些值上发生累积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规模数据的预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大数据的背景下,需要计算的数据规模越来越大(比如超过10亿、50亿甚至100亿条数据)。在多张大表之间做数据组合查询,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候超过1个小时或者几个小时,甚至更长。
而在很多的场景下,用户可能需要快速的做出决策,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预估。在对数据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对预估的数据的精确度的要求也越高。预估是一种在大数据时代常用的技术。大数据一般都是用类似hadoop进行运算。
常用的预估包括数据采样和计算,数据采样通常使用随机数和分桶等算法。但直接的随机或者分桶采样,可能会导致数据在某些值上发生累积。如果在多张表上直接做抽样,那么这些抽样表做组合查询的时候,预估的结果就会非常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规模数据的预估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预估采用随机或者分桶进行数据采样可能会导致数据在某些值上发生累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规模数据的预估方法,包括:
根据预置条件对待计算数据进行切分,将所述待计算数据切分成多个分组;
按比例从每个所述分组中抽取部分用户组成样本数据,使得从一个分组中抽取出来的待计算数据占所述样本数据的比例与所述一个分组占所述待计算数据的比例相同;
从所述样本数据中随机选取部分数据构成子样本数据,并按多个预置属性对所述子样本数据进行分类形成多个预估表;
将预置的业务需求与相应的预估表关联并生成数据脚本,所述预置的业务需求与至少一个预置属性相关;
对所述数据脚本进行计算生成预估结果。
优选地,
所述的超大规模数据的预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置的属性参考值与所述多个预估表中的属性实际值比较,判断所述属性实际值是否在预置的置信区间内,若在,将所述预估结果作为最终结果输出。
优选地,
所述的超大规模数据的预估方法,还包括:
预先根据作为参考的属性对所述待计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属性参考值。
优选地,
所述的超大规模数据的预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属性实际值不在预置的置信区间内,则根据预置规则对所述预估结果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预估区间,并将所述预估区间作为最终结果输出。
优选地,
根据预置规则对所述预估结果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预估区间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品唯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品唯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应用程序卸载率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促销付款时间限量加赠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