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动机试车台架的推力校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5396.3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1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孟进卓;张迪;王静;张涛;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M15/02;G01L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仉宇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试车 台架 推力 校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架的推力校准系统,包括往复驱动装置、第一四通、第二四通、换向阀、加载油缸、增压油缸、溢流阀、开关阀、空气过滤器、第一稳压罐和第二稳压罐;本发明加载平稳无冲击;丝杠有限位装置和溢流阀,从而限制增压缸压力,保护系统压力安全;通过压缩空气驱动加载油缸不工作时带压回缩,保障发动机试车安全;系统对油品清洁度要求不严苛;可以实现长时间力的加载;系统压力高,噪音小,结构简单,耗电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发动机整机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架推力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试车台架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试车试验,其中推力测量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为了测量准确,需要先将台架阻力等计算清楚。为了测量台架阻力,可以在台架上安装一套标准力源加载系统,模拟发动机的真实推力,将力施加到台架的动架上,动架推动台架上的推力测量传感器,通过计算标准输出力和工作测量力的差值,得到台架自身的阻力。在发动机量程范围内,其阻力值不一定恒定,有可能是变化的,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推力校准系统对台架阻力进行测量。
目前国内多采用液压加载的方法对发动机试车台推力测量系统进行校准。标准力通过液压加载器的活塞杆产生,液压源产生的力通过液压加载器直接作用到标准传感器上,再通过动架传到工作传感器,标准传感器和工作传感器在一个中心线或两个与中心线相互平行的直线上,在进行推力校准时,标准传感器安装在平行于发动机轴心的试车台动架的中心线上,加载器所加的力通过标准传感器和弹簧片经动架把力传到工作传感器。从标准传感器测得所加的标准推力。从工作传感器测得测量推力,通过和标准力反复加力比较,拟合成校准曲线,并获得校准关系式。
目前国内推力校准系统多采用液压流量伺服系统,其优点是原理简单但是造价高;也有的采用PLC驱动液压比例溢流阀来实现加载,其优点是造价低但是稳定性、重复性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供一种校准过程平稳可靠、校准精度较高且成本低的发动机试车台架推力校准系统
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架的推力校准系统,包括往复驱动装置、第一四通、第二四通、换向阀、加载油缸、增压油缸、溢流阀、开关阀、空气过滤器、第一稳压罐和第二稳压罐;
溢流阀设定有阈值,当增压油缸有杆腔内油压超过阈值时,溢流阀连通增压油缸有杆腔与第一四通;实现对增压油缸有杆腔的泄压;
所述试车台架包括动架和定架;
所述加载油缸的缸体固定于动架和定架之一,所述加载油缸的活塞杆向动架和定架另一施加推力,该推力为模拟的航空发动机推力;
往复驱动装置驱动增压油缸的活塞杆往复运动;
第一四通与增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四通与加载油缸的无杆腔连通,开关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四通连通,第一四通与溢流阀的高压口连通;
增压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二四通连通,第二四通与开关阀的进油口连通,第二四通与溢流阀的卸油口连通,第二四通与第二稳压罐的液腔连通;
压缩空气气源、空气过滤器、第一稳压罐的气腔和第二稳压罐的气腔分别与换向阀的4个阀口连通;当换向阀在第一位置时,压缩空气气源与第一稳压罐的气腔连通,第二稳压罐的气腔与空气过滤器一端连通;当换向阀在第二位置时,压缩空气气源与第二稳压罐的气腔连通,空气过滤器一端与第一稳压罐的气腔连通,空气过滤器另一端连通大气环境;
第一稳压罐的液腔与加载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油缸的缸体固定于定架,所述加载油缸的活塞杆向动架施加推力,该推力为模拟的航空发动机推力。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油缸的缸体固定于动架,所述加载油缸的活塞杆向定架施加推力,该推力为模拟的航空发动机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