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5713.1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婷;成立;张福增;曾向君;廖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芯棒 电气性能 评估 保障电网 使用寿命 国标 筛选 测试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评估方法,所述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评估方法包括:对绝缘芯棒的孔隙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绝缘芯棒的电气性能进行评估;该评估方法能够对满足国标的绝缘芯棒的电气性能进行进一步评估,可以筛选出更好电气性能的绝缘芯棒,能够增加绝缘芯棒在实际应用的使用寿命,从而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领域,涉及一种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合绝缘子便得到了应用,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截止2011年,110kV以上等级的复合绝缘子的数量已超过500万支。复合绝缘子在电网应用普遍,现有统计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绝缘子的输电线路已超过4700条,并且随着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推进,传统以瓷/玻璃为主要绝缘材料的外绝缘设备已不能满足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要求,复合绝缘子将在外绝缘设备中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
目前,随着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水平及材料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复合绝缘子(包括线路复合绝缘子、站用复合支柱绝缘子等)在各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应用得以推广。复合绝缘子一般由绝缘芯棒、外套和固定在绝缘芯棒上的连接金具组成。绝缘芯棒为复合绝缘子的内绝缘部件,同时用来保证绝缘子的机械性能,一般由玻璃纤维增强(缠绕、引拔或真空浸渍)热固性环氧树脂制成。应用于电力设备的绝缘材料,在保证安全可靠性同时,除了具有热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耐环境性能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电气性能。玻璃纤维树脂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基础上具有更加优良的力学性能,满足更高的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测试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方法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能够对满足国标的绝缘芯棒的电气性能进行进一步评估,一方面可以减少昂贵仪器的使用和折旧,价格低廉;另一方面可以筛选出更好电气性能的绝缘芯棒,能够增加绝缘芯棒在实际应用的使用寿命,从而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评估方法,所述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评估方法包括:对绝缘芯棒的孔隙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绝缘芯棒的电气性能进行评估。
本发明中,所述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绝缘芯棒进行染料渗透测试,评估绝缘芯棒的电气性能是否合格;
(2)将步骤(1)评估合格后的绝缘芯棒进行孔隙率测试,评估绝缘芯棒的电气性能是否良好;
(3)将步骤(2)评估良好后的绝缘芯棒进行孔隙测试,评估绝缘芯棒的电气性能是否优秀。
对现有存在问题的绝缘子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的绝缘子普遍具有贯穿通道,而且贯穿通道的出现与介电、介损指标存在密切联系。通过进行贯穿实验,去初步筛选绝缘芯棒的电气性能非常有必要。
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从绝缘芯棒的产品现状出发,可以结合绝缘芯棒的到货抽查情况以及抽检情况,针对新入网产品以及南方地区不同运行环境、不同厂家、不同电压等级下绝缘兴邦的运行情况,进行绝缘芯棒电气性能指标研究,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绝缘芯棒电气性能的性能指标与评价方法。使用该评估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绝缘芯棒运行的可靠性,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昂贵仪器的过度使用以及折旧,价格低廉。
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染料渗透测试的方法包括:将待测绝缘芯棒样品截取一截作为测试样品,对测试样品的切割面进行打磨,使测试样品的两端面相互平行,将测试样品按纤维垂直向上方向放置在球上,所述球置于容器中,将染色液放入容器中,使染色液穿过芯棒上升,如果在测试时间内出现染色液贯穿现象,记录染色液贯穿的时间与测试样品上端面的形貌,确定内部交界面贯穿通道所在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