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2D结构模型的车辆视点规范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6670.9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3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超;吴宗林;夏路;何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浩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G06T3/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模型 车辆 视点 规范化 方法 | ||
基于2D结构模型的车辆视点规范化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已知车辆图像I,车窗四个顶点位置Wsupgt;UL/supgt;、Wsupgt;UR/supgt;、Wsupgt;DL/supgt;、Wsupgt;DR/supgt;,车窗上下左右四条边线lsupgt;WT/supgt;、lsupgt;WB/supgt;、lsupgt;WL/supgt;、lsupgt;WR/supgt;,车窗左右边线lsupgt;WL/supgt;、lsupgt;WR/supgt;的对应角度θsupgt;L/supgt;、θsupgt;R/supgt;;步骤2:根据公式计算出车辆偏转角度θsupgt;Car/supgt;;步骤3:根据θsupgt;Car/supgt;确定车辆偏转方向:步骤4:车辆2D结构模型由有限个关键点确定,步骤5:根据车辆2D结构模型确定车脸、车窗、车顶、车身区域,步骤6:根据关键点链从图像I中得到车脸、车窗、车顶、车身区域对应的子图像;步骤7:经过步骤6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最终的视点归范化图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达到更好的视点规范效果,本发明直接根据车辆图像进行结构检测,不依赖于视频流,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图像处理领域,是一种车辆视点规范化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2D结构模型的车辆视点规范化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视点规范化的目标是实现不同视角车辆的视点统一,降低图像布局差异造成特征描述的难度,从而改善车辆特征表达的精准度,对车辆分类、识别等任务有重要意义。
已有的车辆视点规范化方法大多都是基于3D结构模型的,比如Jakub等人(BoxCars:Improving Fine-Grained Recognition of Vehicles using 3-D BoundingBoxes in Traffic Surveillance[J].2017,1-12)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3D结构模型的车辆视点规范化方法,他通过展开车辆的3D结构模型的实现车辆视点规范,其3D结构模型构建的是基于KLT跟踪算法和背景建模算法实现的,作者通过实验证明了视点规范化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车辆分类、识别任务的性能,但方法仍存在算法复杂、视点规范化效果不佳、适用场景有限的不足。
因此针对现有基于车辆3D结构模型视点规范化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2D结构模型的视点规范化方法。该方法在车辆车窗精准定位结果基础上进行车辆2D结构模型的建模,然后基于2D结构模型确定车辆图像的车脸、车窗、车顶、车身4个子区域,进而通过区域重组实现图像视点规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2D结构模型的车辆视点规范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2D结构模型的车辆视点规范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已知车辆图像I,车窗四个顶点位置WUL、WUR、WDL、WDR,车窗上下左右四条边线lWT、lWB、lWL、lWR,车窗左右边线lWL、lWR的对应角度θL、θR,其中,θL、θR分别为水平线到车窗左右边线的逆时针夹角;
步骤2:根据公式(1)计算出车辆偏转角度θCar;
步骤3:根据θCar确定车辆偏转方向:若80°≤θCar≤100°,则确定车辆I为直行车辆;若θCar<80°,则确定车辆I为左朝向车辆;若θCar100°,则确定车辆I为右朝向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浩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浩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6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