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7767.1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1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林琳;戴春阳;李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G01N1/44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张琳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湿式消解法 双硫腙 柠檬酸氢二铵 铅标准使用液 分光光度计 铅标准溶液 氰化钾溶液 有机质分解 电子天平 分液漏斗 食品安全 硝酸溶液 液态食物 氨溶液 储备液 使用液 锥形瓶 干灰 烧瓶 加热 配制 试验 配合 | ||
1.一种食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试剂配制;
S2:仪器准备;
S3:样品处理;
S4:测定;
S5:分析结果表述:按式来计算试样中铅的含量,其中c为试样中铅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或毫克每升)[mg/kg(或mg/L],m为试样质量(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ml)],m1为试样液中铅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m2为试剂空白液中铅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v1为试样处理后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为测定时所取试样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试剂配制包括以下步骤:
S1.1:硝酸溶液:取50-70ml硝酸慢慢加入50-70ml水中;
S1.2:酚红指示液:称取100-200mg酚红,加100-200ml乙醇溶解;
S1.3:氨溶液:用1份氨水与1份水混合,如含铅应用全玻璃蒸馏器重蒸馏;
S1.4:柠檬酸氢二铵溶液:称取100g-200g柠檬酸氢二铵,溶于100ml-200ml水中,加两滴酚红指示液,加氨溶液调节pH至8.6-9(由黄变红,再多加两滴),用双硫腙使用液提取数次,每次10ml-20ml,至三氯甲烷层至绿色且不变为止,弃去三氯甲烷层,再用三氯甲烷洗涤两次,每次5ml-10ml,弃去三氯甲烷层,加水稀释至200ml-300ml;
S1.5:氰化钾溶液:取10g-20g氰化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200ml;
S1.6:双硫腙储备液;
S1.7:铅标准溶液;
S1.8:铅标准使用液:将部分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铅;
S1.9:双硫腙使用液:吸取1ml双硫腙储备溶液,加9ml三氯甲烷,混匀,用1cm比色杯,以三氯甲烷调节零点,于波长510nm处测吸光度(A),用式算出配制100ml双硫腙使用液(70%透光率)所需双硫腙储备溶液的毫升数(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仪器准备分为以下步骤:
S2.1:分光光度计;
S2.2:125ml分液漏斗;
S2.3:250ml烧瓶或250ml锥形瓶;
S2.4:电子天平:质量为0.1mg和1m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样品处理方法为湿式消解法:称取试样1g-5g或吸取1ml-5ml液体样品于锥形瓶或烧瓶中,放数粒玻璃珠,加10ml硝酸,放置片刻或过夜后小火加热,待作用缓和后放冷,沿瓶壁加入5ml硝酸后继续加热,至瓶中溶液开始变成棕色,不断滴加硝酸,至有机质分解完全,继续加热,至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白色烟雾,最后溶液应呈无色或微黄色,加20ml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将冷后的溶液移入50ml或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形瓶,洗液容量瓶再放冷,加水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1ml相当于2g样品或2ml样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用的玻璃仪器均需以10%-20%硝酸浸泡24h以上,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样品处理的另一种处理方法为干灰化法:称取5g试样于瓷增祸中,加入适量硫酸湿润试样,小心炭化后,加2ml硝酸和5滴硫酸,小心加热直到白色烟雾挥尽,移入高温炉中,于500℃灰化完全,冷却后取出,加1ml硝酸溶液,加热使灰分溶解,将试样液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涤增祸,洗液一并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一增祸,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7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