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个人电子银行账户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8263.1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姜城;苏建明;叶红;金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18/214;G06F1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个人 电子 银行 账户 安全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个人电子银行账户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个人电子银行账户的数据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对应的特征值;将所述特征值输入预设的安全评估模型,并将该安全评估模型的输出作为目标个人电子银行账户的安全性检测结果,其中,所述安全评估模型为应用个人信息、银行卡介质信息、账户设置信息、渠道信息和登录设备信息训练得到的预测模型。本申请实现有效评价客户电子银行账户安全性,向客户提示安全风险,引导客户采用更加安全的使用方式,进而提高个人电子银行账户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电子银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个人电子银行账户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众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电子银行服务。客户与银行签约之后便可以使用电子银行账户管理自己的资金。相比实体账户,电子银行账户面临更复杂的使用环境和安全风险。
电子银行账户的安全,是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业务的基本要求,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电子银行业务安全性,如:加强对客户的身份认证,防止客户身份被盗用;为客户提供多维权限开关,便于客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安全设置;在客户登录电子银行前进行环境安全检查等。在银行提供众多安全措施的同时,客户电子银行账户被盗、资金被盗、信息泄露的事件仍时有发生。通过事件分析发现,电子银行账户安全性不仅与银行系统的安全性有关,更与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方式密不可分。
因此亟需一种方式从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方式来检测个人电子银行账户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人电子银行账户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有助于客户直观了解电子银行账户安全性,引导客户使用安全的方式,进而提高个人电子银行账户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人电子银行账户安全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个人电子银行账户的数据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对应的特征值;
将所述特征值输入预设的安全评估模型,并将该安全评估模型的输出作为目标个人电子银行账户的安全性检测结果,其中,所述安全评估模型为应用个人信息、银行卡介质信息、账户设置信息、渠道信息和登录设备信息训练得到的预测模型。
其中,所述对获取的所述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对应的特征值,包括: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得到筛选数据;
对所述筛选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筛选数据对应的特征值。
其中,所述对获取的所述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得到筛选数据,包括:
删除获取的所述数据中符合预设条件的部分数据得到筛选数据。
进一步的,还包括:
获取多份个人电子银行账户的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历史数据包括所述个人信息、银行卡介质信息、账户设置信息、渠道信息和登录设备信息;
基于XGBoost算法,应用所述历史数据对安全评估模型进行训练。
进一步的,在所述基于XGBoost算法,应用所述历史数据对安全评估模型进行训练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标注;
对经数据清洗和数据标注的历史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对应的历史特征数据;
相对应的,所述应用所述历史数据对安全评估模型进行训练,包括:
应用所述历史特征数据对所述安全评估模型进行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8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