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台重心与转轴中心偏离量测量结构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8758.4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1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潘伟;孙建邦;刘士建;李范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2 | 分类号: | G01M1/12;G01B2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角 电子秤 测量 转台 转轴中心 测量面 偏离量 水平尺 主支撑 重心 差值计算 一维转台 质量测量 螺纹 紧凑 | ||
1.一种转台重心与转轴中心偏离量测量结构,包括测量主支撑(1),撑角一(2),撑角二(3),撑角三(4),电子秤一(5),电子秤二(6),电子秤三(7),水平尺一(8),水平尺二(9);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包括支撑圆盘(1-1),支撑条一(1-2),支撑条二(1-3),支撑条三(1-4);其结构为:所述的支撑圆盘(1-1)为不锈钢材料的圆盘结构,厚度为10~30毫米之间,直径比被测转台安装面大100毫米;所述的支撑条一(1-2)、所述的支撑条二(1-3)及所述的支撑条三(1-4)为相同结构及材料,都采用槽铝或槽钢切割,一端倒角并加工出螺纹通孔;轴线一(1-5)为支撑圆盘(1-1)轴向几何中心线,支撑条一(1-2)、支撑条二(1-3)及支撑条三(1-4)分别各通过焊接或螺钉与支撑圆盘(1-1)固定连接,支撑条一(1-2)、支撑条二(1-3)及支撑条三(1-4)无倒角端面与所述的轴线一(1-5)距离相等,支撑条一(1-2)、支撑条二(1-3)及支撑条三(1-4)在支撑圆盘(1-1)底面圆形安装面上绕轴线一(1-5)成圆周三等分分布,投影面(1-6)为支撑圆盘(1-1)的上表面,轴线二(1-7)为支撑条一(1-2)长度方向在所述的投影面(1-6)上的中心线,轴线三(1-8)为支撑条二(1-3)长度方向在投影面(1-6)上的中心线,轴线四(1-9)为支撑条三(1-4)长度方向在投影面(1-6)上的中心线,所述的轴线二(1-7)与所述的轴线三(1-8)、所述的轴线三(1-8)与所述的轴线四(1-9)、所述的轴线二(1-7)与所述的轴线四(1-9)夹角都为120°;
所述的撑角一(2)、所述的撑角二(3)和所述的撑角三(4)为相同结构及材料,上端为螺纹杆,下端为圆盘支撑,螺纹杆和圆盘支撑采用万向节连接;撑角一(2)螺纹杆与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条一(1-2)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撑角一(2)螺纹杆与支撑条一(1-2)相对位置可以通过螺纹轴向调整并通过螺母固定,撑角一(2)放置在所述的电子秤一(5)测量面中心位置;撑角二(3)螺纹杆与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条二(1-3)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撑角二(3)螺纹杆与支撑条二(1-3)相对位置可以通过螺纹轴向调整并通过螺母固定,撑角二(3)放置在所述的电子秤二(6)测量面中心位置;撑角三(4)螺纹杆与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条三(1-4)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撑角三(4)螺纹杆与支撑条三(1-4)相对位置可以通过螺纹轴向调整并通过螺母固定,撑角三(4)放置在所述的电子秤三(7)测量面中心位置;所述的水平尺一(8)放置在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圆盘(1-1)上表面边缘位置,所述的水平尺二(9)放置在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圆盘(1-1)上表面边缘位置,水平尺一(8)与水平尺二(9)放置成相互垂直状态。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重心与转轴中心偏离量测量结构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台(10)为待测转台,轴线五(11)为所述的转台(10)的转轴中心线,重心一(12)为转台(10)、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所述的撑角一(2)、所述的撑角二(3)及所述的撑角三(4)的整体重心,轴线六(13)为撑角一(2)螺纹杆轴向中心线,投影点一(14)为所述的重心一(12)空间坐标在所述的投影面(1-6)上投影为平面坐标后在所述的轴线二(1-7)上投影的投影点,投影点二(15)为重心一(12)空间坐标在投影面(1-6)上投影为平面坐标后在所述的轴线三(1-8)上投影的投影点,投影点三(16)为重心一(12)空间坐标在投影面(1-6)上投影为平面坐标后在所述的轴线四(1-9)上投影的投影点;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没有放置待测转台的情况下对所述的撑角一(2)与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条一(1-2)轴向相对位置、所述的撑角二(3)与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条二(1-3)轴向相对位置、所述的撑角三(4)与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条三(1-4)轴向相对位置分别进行轴向调整并通过螺母固定,使得所述的水平尺一(8)与所述的水平尺二(9)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测量读数显示为水平状态;
2)移除水平尺一(8)与水平尺二(9),在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圆盘(1-1)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若干个不锈钢材料的配重长条板,对测量主支撑(1)进行配重,使得此时所述的电子秤一(5)、所述的电子秤二(6)及所述的电子秤三(7)的称重读数相同,记录电子秤一(5)、电子秤二(6)及电子秤三(7)读数总和,即为测量主支撑(1)、撑角一(2)、撑角二(3)及撑角三(4)质量总和M2;
3)测量并记录待测转台即转台(10)质量M3,则有:
M1=M2+M3 (1)
其中,M1为转台(10)、测量主支撑(1)、撑角一(2)、撑角二(3)及撑角三(4)质量总和;
4)安装待测转台,转台(10)通过螺钉与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的支撑圆盘(1-1)固定安装,使得所述的转台(10)的轴线五(11)与所述的测量主支撑(1)的轴线一(1-5)重合;
5)记录所述的电子秤一(5)的称重读数M4,测量并记录所述的撑角一(2)的轴线六(13)与所述的转台(10)的轴线五(11)的距离L1,则可得出所述的投影点一(14)与转台(10)的轴线五(11)的距离L2,L2=(M4-M1/3)×L1/M1;
同理,由所述的电子秤二(6)的称重读数及撑角二(3)螺纹杆轴向中心线与转台(10)的轴线五(11)的距离可以得出所述的投影点二(15)与转台(10)的轴线五(11)的距离,由所述的电子秤三(7)的称重读数及撑角三(4)螺纹杆轴向中心线与转台(10)的轴线五(11)的距离可以得出所述的投影点三(16)与转台(10)的轴线五(11)的距离,将投影点一(14)、投影点二(15)及投影点三(16)在投影面(1-6)上进行平面几何合成,可得出所述的重心一(12)与转台(10)的轴线五(11)的距离L3,即转台(10)、测量主支撑(1)、撑角一(2)、撑角二(3)及撑角三(4)重心与转轴中心线偏离量;
6)此时可以得出转台(10)重心与转台(10)的轴线五11的距离L4,L4=M1·L3/M3,即测量出转台(10)重心与转轴中心偏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87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以验证刚体转动惯量垂直轴定理的三线摆
- 下一篇:扇叶平衡检测修正一体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