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0525.8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光;陈修和;张玉斌;方肖立;张乐乐;鲍世辉;牛惊涛;任园;于恒峰;王春红;韩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垃圾 透水混凝土 制备 混凝土 粉煤灰 外加剂 粒径 替代 混凝土骨架 材料用量 工程成本 集料粒径 天然石料 质量关系 水泥 再利用 调试 环境保护 生产 | ||
1.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的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包括粗骨料建筑垃圾、胶凝材料、水和外加剂;
(2)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中粗骨料建筑垃圾形成骨架,胶凝材料包裹粗骨料建筑垃圾表面,同时添加外加剂改善性能;
(3)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粗骨料建筑垃圾占60~75%,外加剂占1~2%,水占5~10%,胶凝材料占20~30%,合成比例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骨料建筑垃圾粒径单一,为5~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粉煤灰,胶凝材料中水泥用量在75~90%,粉煤灰10~25%,合成比例为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透水混凝土中各组分掺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mg=0.98·ρg
式中:
mg为粗骨料建筑垃圾质量(kg);ρg为粗骨料堆积密度(kg/m3);
mc为水泥质量(kg);mz为粉煤灰质量(kg);
mw为水的质量(kg);mk为外加剂质量(kg);
rg为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rc为水泥的表观密度(kg/m3);
rw为水的表观密度(kg/m3);rz为粉煤灰的表观密度(kg/m3);
α为粉煤灰替代水泥用量质量分数(%);β为外加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分数(%);
W/B为水胶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萘系减水剂,掺量为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未经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5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