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0525.8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光;陈修和;张玉斌;方肖立;张乐乐;鲍世辉;牛惊涛;任园;于恒峰;王春红;韩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垃圾 透水混凝土 制备 混凝土 粉煤灰 外加剂 粒径 替代 混凝土骨架 材料用量 工程成本 集料粒径 天然石料 质量关系 水泥 再利用 调试 环境保护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选取建筑垃圾粒径为5~10mm,利用建筑垃圾替代天然石料,形成混凝土骨架,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添加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利用各组分之间质量关系及各材料的自身参数,提出确切的各组分材料用量的计算方法。本方法选取粒径单一的建筑垃圾,可通过控制集料粒径来调试混凝土性能。该方法利用粉煤灰部分替代水泥及添加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有较大作用。利用建筑垃圾制备透水混凝土,实现了固废的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降低工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建筑垃圾的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垃圾产量在逐年增长,据报道,现存量已超200亿吨,但利用率不足5%,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国内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较随意,大多只是进行简单填埋或倾倒,侵占大量用地,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污染环境。作为经济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的资源用量与日俱增,过渡开采天然砂石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国家已经开始限制砂石的开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绿色发展,加强对固废的再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体现当代我们对环境的重视,我们在经济建设同时还要兼顾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固废再利用是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透水混凝土是有粗骨料、胶凝材料、外加剂及水等原材料组成,是由粗骨料表面裹附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具透气、透水及质轻等特点。作为一种多孔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常应用于人行道、园林景观道路、社区内道路及服务区等。透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可减少内涝、吸声降噪、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对当地土壤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作为透水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即为粗骨料,砂石材料的短缺也严重影响透水混凝土的材料成本价,限制其推广应用。故而,寻找一种可替代透水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材料,已成了热点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建筑垃圾泛滥成灾及砂石紧缺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固废材料替代透水混凝土中天然粗骨料的方法,并且根据建筑垃圾的特性,通过调整配合比达到性能最优化,制备出一种具有性能良好的透水混凝土,实现固废材料的再利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包括粗骨料建筑垃圾、胶凝材料、水和外加剂。
(2)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中粗骨料建筑垃圾形成骨架,胶凝材料包裹粗骨料的表面,起到粘结作用,外加剂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
(3)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粗骨料占60~75%,外加剂占1~2%,水占5~10%,凝胶材料占20~30%,合成比例为100%。
粗骨料粒径为5~10mm的建筑垃圾。
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粉煤灰,胶凝材料中水泥用量在75~90%,粉煤灰10~25%,合成比例为100%。
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中各组分掺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mg=0.98·ρg
式中:
mg为粗骨料建筑垃圾质量(kg);ρg为粗骨料堆积密度(kg/m3);
mc为水泥质量(kg);mz为粉煤灰质量(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未经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