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麸质拉肠粉预调粉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3170.8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0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游向荣;张雅媛;李明娟;卫萍;周葵;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7/104 | 分类号: | A23L7/104;A23L19/12;A23L31/10;A23L33/135;C12N1/20;C12N1/18;C12R1/865;C12R1/25;C12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莎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调 麸质 制备 马铃薯全粉 传统制作 冻干植物 米粉加工 磨浆工序 酿酒酵母 原料组成 醋酸菌 大米粉 糯米粉 乳杆菌 重量份 省略 干粉 冻干 调制 木质 灵活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麸质拉肠粉预调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预调制米粉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无麸质拉肠粉预调粉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米粉10‑30份,糯米粉20‑80份,马铃薯全粉30‑80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组分组成:酿酒酵母干粉0.2~0.5g(含量≥107cfu/g),冻干植物乳杆菌0.3g(含量≥107cfu/g),冻干木质醋酸菌0.2g(含量≥107cfu/g)。本发明制得的拉肠粉预调粉不含麸质,能有效避免麸质对人体的危害,而且营养更丰富,同时还可省略拉肠粉传统制作方法中复杂的泡米和磨浆工序,加工更方便、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调制米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麸质拉肠粉预调粉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拉肠粉”是两广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因其形似猪肠而得名,一般是由食肆现场蒸制的布蒸拉肠粉(俗称为拉肠粉),因为加工方便、灵活,且品种多样,既可当作一般的小吃,也可成为日常正餐主食,因而风行广东各地,甚至远至南方其它部分省、市、地区,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从街头巷尾的小食店,到酒楼、宾馆也保持它的一席之位。
传统的布蒸拉肠粉,其米浆是由大米加入净水磨制而成,但为了增加其Q弹的口感,一般会加入小麦淀粉进行调配,无形中增加了引入麸质的危险。麸质是谷物特别是小麦中的一组蛋白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麸质是很普通的蛋白质,容易被胃肠道消化,然而少部分人却不能消化麸质蛋白。这些人有麸质蛋白不适应症,最常见的病症是乳糜泻。患有这种疾病的人食用含有麸质蛋白的食物时,他们的免疫系统就会通过损害小肠来做出反应,特别是对小肠内层的茸毛的破坏,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麸质拉肠粉预调粉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本方法制得的预调粉不含麸质成分,能有效避免麸质对人体的危害,而且营养更丰富,同时还可省略拉肠粉传统制作方法中复杂的泡米和磨浆工序,加工更方便、灵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麸质拉肠粉预调粉的制备方法,所述预调粉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80-210:1;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米粉10-30份,糯米粉20-80份,马铃薯全粉30-80份;所述A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大米粉的制备:大米清洗除杂,干燥,粉碎,过80~200目筛,得到大米粉;
(2)糯米粉的制备:糯米清洗除杂,干燥,粉碎,过80~200目筛,得到糯米粉;
(3)马铃薯全粉的制备:马铃薯清洗,去皮,蒸熟,制泥,干燥制得马铃薯雪花粉,然后粉碎,过80~200目筛,得到马铃薯全粉;
(4)将大米粉、糯米粉、马铃薯全粉混匀,得到A组分;
所述B组分由以下组分组成:酿酒酵母干粉0.2~0.5g(含量≥107cfu/g),冻干植物乳杆菌0.3g(含量≥107cfu/g),冻干木质醋酸菌0.2g(含量≥107cfu/g);将以上组分混合均匀,真空包装,即得B组分。
进一步的,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培养基的准备:
A、酿酒酵母培养基:马铃薯全粉50g,葡萄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用于平板/斜面培养时加入琼脂;种子培养基不加琼脂;将上述成分加人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校正pH 6.2,分装后121℃高压灭菌15min-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31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