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电机专用自粘性漆包线的加工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7931.7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0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郎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郎立电工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6;H01B13/22;H01B1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3012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电机 专用 粘性 漆包线 加工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机专用自粘性漆包线的加工工艺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退火烘炉对铜裸线进行软化,得A铜线;将A铜线送入烘干炉中烘干,得B铜线;将B铜线表面涂覆底漆后送入第一漆包炉中,通过第一漆包炉对B铜线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第一次烘干,得C漆包线;将C漆包线表面涂覆面漆后送入第二漆包炉中,通过第二漆包炉对C漆包线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第二次烘干,得D漆包线;将D漆包线收卷后,得成品漆包线。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自粘漆在涂覆后的工作稳定性和粘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漆包线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家用电机专用自粘性漆包线的加工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漆包线在绕组形成电机后需要进行浸漆工艺,通过浸漆填满绕组线之间的空间气隙,从而使电机绕组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但由于浸漆工艺在加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排放苯乙烯等有害气体,造成其环保效果的降低。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将自粘漆作为电机绕组线的表面漆层,由于其能够在工作环境下相互粘合产生类似浸漆工艺的填充效果,从而有效避免电机因浸漆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则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电机漆包线的加工工艺中。
但由于漆包线表面的漆层在烘焙过程中会因炉温的高低造成漆膜中残留溶剂或漆膜无法完全固化的问题,导致漆层在涂覆后存在粘附稳定性低、粘附效果差的缺陷,从而使自粘漆在加热或溶剂条件下无法与相邻漆包线完全粘合成型,相比传统浸漆后的漆包线降低了对漆包线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提升。并且自粘漆在涂覆时对外界的温度环境要求较高,而传统的漆包机烘炉在热风循环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气流进行催化,从而去除气流中的有机溶剂和可燃物;导致经催化燃烧后的循环气流温度过高难以控制,需要通过充入外部空气来实现降温,从而造成漆包线烘炉在实际加热时的温度偏差,或加热温度上下浮动,进一步降低对自粘漆的粘附效果,从而影响自粘漆在涂覆后产生的绝缘和粘合效果。因此,现有用于电机的自粘漆包线存在工作稳定性低、粘合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提供一种家用电机专用自粘性漆包线的加工工艺,它能够有效提高自粘漆在涂覆后的工作稳定性和粘合效果;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自粘性漆包线的装置,它能够提高对自粘漆的涂覆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家用电机专用自粘性漆包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通过退火烘炉对铜裸线进行软化,并使水蒸气在软化过程中包裹在铜裸线外侧,得A铜线;
②将A铜线送入烘干炉中烘干,得B铜线;
③将B铜线表面涂覆底漆后送入第一漆包炉中,通过第一漆包炉对B铜线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第一次烘干,烘干温度随B铜线输送方向逐渐增加,得C漆包线;
④将C漆包线表面涂覆面漆后送入第二漆包炉中,通过第二漆包炉对C漆包线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随C漆包线输送方向逐渐增加,得D漆包线;
⑤将D漆包线收卷后,得成品漆包线。
前述的的一种家用电机专用自粘性漆包线的加工工艺中,所述步骤③中的底漆为聚酯漆或聚酯亚胺漆,所述第一漆包炉沿B铜线输送方向依次在第一低温区、第一中温区和第一高温区对B铜线进行加热,所述第一低温区的温度范围为280~320℃,所述第一中温区的温度范围为450~480℃,所述第一高温区的温度范围500~550℃。
前述的的一种家用电机专用自粘性漆包线的加工工艺中,所述步骤④中的面漆为自粘漆,所述第二漆包炉沿C漆包线输送方向依次在第二低温区和第二中温区对C漆包线进行加热,所述第二低温区的温度范围为300~340℃,所述第二中温区的温度范围为350~400℃。
前述的的一种家用电机专用自粘性漆包线的加工工艺中,所述步骤④中C漆包线在第二次烘干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第二漆包炉中第二低温区和第二中温区的具体加热温度,使第二低温区或第二中温区内的横向温度差不大于±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郎立电工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郎立电工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7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屏蔽层和护套的带状电缆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