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动可控热熔氰酸酯组合物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9770.5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尚呈元;石佩洛;王月友;凌辉;臧千;雷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长征睿特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79/04 | 分类号: | C08L79/04;C08L81/06;C08L63/00;C08K7/06;C08K7/14;C08K7/10;C08J5/2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动 可控 氰酸 组合 制备 方法 | ||
一种流动可控热熔氰酸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氰酸酯树脂加热到90~100℃熔化,保温20‑60min,加入催化剂搅拌至其融化均匀状态,得到组分A;S2:将热塑性树脂加入到工艺改性剂中,加热到120~170℃,机械搅拌60~120min至溶解完全,得到组分B;S3:将S1中的组分A和S2中的组分B在90‑100℃进行共混10‑30min,得到流动可控的热熔氰酸酯体系;S4:采用上述的流动可控的氰酸酯体系进行热熔胶膜的制备并与纤维与织物进行含浸复合制备得到热熔预浸料;上述包含流动可控氰酸酯的热熔预浸料,其树脂含量为30%‑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动可控热熔氰酸酯体系组成、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氰酸酯体系的热熔预浸料。
背景技术
热压罐成型工艺是航空航天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常用的制造工艺之一,其用于制造结构复杂、整体尺寸较大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
现有的氰酸酯树脂体系在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时,需根据树脂流动粘度特性确定成型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保温台阶、加压点以及吸胶工艺过程中的设定需根据复合材料构件尺寸、厚度、模具结构形式进行变化,对工艺经验依赖较大,常常导致复合材料成型质量的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动可控热熔氰酸酯及其制备方法,提供包含该流动可控氰酸酯的热熔预浸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流动可控热熔氰酸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氰酸酯树脂加热到90~100℃熔化,保温20-60min,加入催化剂搅拌至其融化均匀状态,得到组分A;
S2:将热塑性树脂加入到工艺改性剂中,加热到120~170℃,机械搅拌60~120min至溶解完全,得到组分B;
S3:将S1中的组分A和S2中的组分B在90-100℃进行共混10-30min,得到流动可控的热熔氰酸酯体系;
S4:采用上述的流动可控的氰酸酯体系进行热熔胶膜的制备并与纤维与织物进行含浸复合制备得到热熔预浸料;上述包含流动可控氰酸酯的热熔预浸料,其树脂含量为30%-50%。
所述S1至S4中所述氰酸酯树脂为双酚A型氰酸酯,催化剂为壬基酚和二(4-羟基苯)硫,热塑性树脂为聚醚醚砜,工艺改性剂为缩水甘油酯脂环族环氧树脂CY-179,
且双酚A型氰酸酯、壬基酚、二(4-羟基苯)硫、聚醚醚砜、缩水甘油酯脂环族环氧树脂CY-179的质量分数比为100:10:5:15:25。
所述S4中,采用氰酸酯树脂进行热熔胶膜的制备并与T700S-12K碳纤维进行含浸复合得到T700/改性热熔苯并噁嗪树脂碳纤维单向带热熔预浸料。
所述S1至S4中所述氰酸酯树脂为双酚E型氰酸酯,催化剂为对氨基苯酚,热塑性树脂为聚醚醚砜,工艺改性剂为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NPEF-170,
且双酚E型氰酸酯、对氨基苯酚、聚醚醚砜、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NPEF-170的质量分数比为100:5:20:20。
所述S4中,采用氰酸酯树脂进行热熔胶膜的制备并与QW200石英纤维织物进行含浸复合得到QW200/氰酸酯树脂热熔预浸料。
所述S1至S4中所述氰酸酯树脂为酚醛型氰酸酯,催化剂为壬基酚和二(4-羟基苯)硫,热塑性树脂为核壳粒子M52N,工艺改性剂为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S-510,
且酚醛型氰酸酯、壬基酚、二(4-羟基苯)硫、核壳粒子M52N、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S-510的质量分数比为100:5:5::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长征睿特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未经航天长征睿特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9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机接入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多链路通信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