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联网ITS系统用辅助监测反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1952.6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朱芽娣;胡巧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7 | 分类号: | G08G1/097;E01F7/04;G08B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吴伟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its 系统 辅助 监测 反馈 机构 | ||
一种车联网ITS系统用辅助监测反馈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安装在地面或者埋在地下都可以,固定框的外表面的上部焊接有竖管,竖管与钢绳之间交错排列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的边缘是用钢绳包边,竖管的内部穿插有底端焊接有压块的钢丝,钢丝总是靠近压块的一侧,压块的上方且在固定框内腔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有落石或者泥石流等山体灾害时,网状结构可以将其拦截同时发生变形,牵动钢丝拉扯,配合触发块进一步拉扯钢丝,使压块挤压压力传感器进行信息的传输反馈,实现间接监测功能,在没有监控摄像的地方交通指挥中心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及时提醒车辆,确保ITS系统发挥其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TS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联网ITS系统用辅助监测反馈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的铺设也越来越广泛,对于大部分山区,基本出行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因地形地势等原因智能交通并没有像平原等地区一样普及,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尤其是发生落石、山顶滑坡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道路信息相比平原地区传递的要慢上许多,尤其在没有监控摄像的地方交通指挥中心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目前山区的道路监测反馈设备多数都是依靠监控摄像机),ITS系统无法发挥其作用,故而,我们提出一种专用于山区道路尤其针对落石、山顶滑坡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车联网ITS系统用的辅助监测反馈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能够及时针对落石、山顶滑坡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道路封锁的信息进行反馈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联网ITS系统用辅助监测反馈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安装在地面或者埋在地下都可以,固定框的外表面的上部焊接有竖管,竖管与钢绳之间交错排列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的边缘是用钢绳包边,竖管的内部穿插有底端焊接有压块的钢丝,钢丝总是靠近压块的一侧,压块的上方且在固定框内腔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内部自带的控制芯片与ITS系统信号连接,压块的两端分别位于固定框内腔安装的限位柱上开设的限位槽内,限位槽的内壁上铰接有与压块侧面相切的滚筒或滚珠。
所述压块一端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顶块,顶块的上方且在固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通过支杆支撑有导电板,导电板的上方且在矩形槽的内顶壁上镶嵌有凸出的触点组,触点组由两个触点组成,且一个触点与铜丝的一端串联的,铜丝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串联,另一个触点与电源的负极串联,且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与电源电连接,也可以与其他供电设备电连接。
所述支杆的底端贯穿矩形槽并延伸至限位槽内,且所述导电板到触点组之间的距离等于顶块的高度,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端到固定框内顶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杆的移动距离,当压块与压力传感器接触时,确保顶块推动支杆使导电板与触点组接触通电。
进一步作为优化,所述铜丝缠绕在铁芯上,铁芯镶嵌在竖管的内壁内,一根完整的竖管镶嵌有多个铁芯,且一个铁芯的长度小于竖管与钢绳交叉之间的距离,且每两根钢绳之间竖管的长度至少能够镶嵌2根铁芯,且每2根铁芯之间的距离在3-5cm之间。
进一步作为优化,靠近所述钢丝的竖管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触发块,触发块的一端位于竖管的外部,且每两根钢绳之间竖管上均有一个触发块,远离钢丝的竖管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触发块另一端固定安装的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滑块和滑槽相互接触的面分别对应设置有单向齿和单向齿槽。
进一步作为优化,所述钢绳的外表面包裹有毛细管,毛细管的内部填充有磁性物质,该磁性物质可以为磁性橡皮泥,毛细管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越大其在竖管具有磁性时被拉伸的越长。
磁性橡皮泥的一种配方及步骤如下:
1.材料:洗衣液、胶水、四氧化三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日照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1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屏幕故障远程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