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梁柔性垫层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5279.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单兰亮;梁宏生;罗维成;罗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31/0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梁 柔性垫层 施工工艺 柔性板材 垫层 防腐 不良地质条件 装配化施工 防腐材料 结构施工 全面解决 土方回填 防潮层 非刚性 工厂化 环保型 环保性 回填土 使用性 防裂 制备 建筑物 铺设 施工 制作 | ||
1.一种地梁柔性垫层,设置于地梁(2)底部,作为地梁(2)的垫层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环保型非刚性防腐材料制作而成的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梁柔性垫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腐结构,所述防腐结构为:于所述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表面及所述地梁(2)侧面共同铺设防腐卷材(3),或者于所述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与所述地梁梁体交角处涂覆防腐油膏(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梁柔性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卷材(3)粘贴于所述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表面,或者所述防腐卷材(3)与所述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做成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地梁柔性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的厚度为10mm-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地梁柔性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在宽度上与所述地梁(2)平齐或者每侧超出所述地梁(2)50mm-70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地梁柔性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为PE发泡板或EVA发泡板。
7.一种地梁柔性垫层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地梁柔性板材垫层制备:
在加工厂内按照具体规格预先采用环保型非刚性防腐材料加工出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
在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上粘贴防腐卷材(3),防腐卷材(3)需采用双面自粘型卷材,其底面与地梁柔性垫层主体(1)上表面进行粘贴,上面宽出部分预留与地梁梁体侧面粘贴;
(2)、地梁柔性板材垫层铺设:
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出所需地梁柔性板材垫层的压缩量及基底标高,挑选使用符合要求的地梁柔性板材垫层,同时,精修地梁(2)的基底,确保其坚实、平整;
将地梁柔性板材垫层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控制线进行铺设,展平、对正、压实后并与基底进行固定;
(3)、地梁结构施工:
预先在加工厂内制作地梁钢筋笼并在现场进行拼装,地梁钢筋笼的底部垫层安装位置距地梁梁边40mm-60mm,并根据地梁钢筋笼自重进行适当加密;
采用预制或预拼好的地梁模板,并按要求在其上涂刷脱模剂;地梁模板与地梁钢筋笼之间采用垫层进行定位、挤紧;地梁模板份定位和加固点设置在地梁柔性板材垫层外侧;
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强度达到3.5MPa后拆除地梁模板,对地梁(2)进行养护并对地梁表面的质量缺陷进行修复,待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防腐层施工;
(4)、地梁防腐施工:
地梁(2)结构验收后,即可进行防腐施工,防腐施工工艺采用卷材防腐设计:首先,进行地梁梁体所有外露面防腐涂层(6)的涂刷;然后,待防腐涂层(6)干透后,将地梁柔性板材垫层上露出梁边部分的防腐卷材(3)表面保护模撕除,将边口裁掉4mm-6mm,并清理表面污染物、补涂专用胶;最后,将防腐卷材(3)上卷至地梁(2)侧面防腐层上并压实;
(5)、地梁土方回填及防潮层设置:
地梁(2)防腐验收后,即可进行两侧土方回填施工;土方回填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对称回填,在靠近梁体部位采用人工胶锤夯实;
地梁(2)上部砌体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在梁顶设置防潮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梁柔性垫层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地梁柔性板材垫层与基底采用钢钉或射钉进行定位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梁柔性垫层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制地梁钢筋笼过程中,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与地梁钢筋笼一体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梁柔性垫层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防腐施工工艺还能够采用一般防腐设计,板材柔性垫层即是梁体底部防腐层,在地梁梁体所有外露面防腐涂层(6)涂刷完成后,再用专用防腐油膏(4)进行梁体与柔性板材交角处的封口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2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荷载预制枕梁的建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跟进套管桩基成孔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