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生壶炖煮食材的方法及装置、养生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2026.9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涛;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A47J3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12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生 炖煮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养生壶炖煮食材的方法及装置、养生壶。其中,根据养生壶炖煮食材的方法,当养生壶内的食材加热至当前环境条件下的沸点温度时,将该沸点温度依次与第一预设沸点温度和第二预设沸点温度(其中,第二预设沸点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沸点温度)做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相应调整不同的加热功率和不同熬煮的预设时长,以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沸点温度不同),炖煮的食材都能达到良好的食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生壶的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生壶炖煮食材的方法及装置、养生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更加注重健康养生和多功能的需求,其中,养生壶等玻璃电水壶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现有技术中,在结构方面,玻璃养生壶与常用电水壶类似,均包括具有内腔的壶体和设置在壶顶部开口处的壶盖,内腔用于盛放待加热食材和液体,壶底设有发热盘用于对内腔物料加热,发热盘为与发热元件紧贴的导热金属材料,养生壶还包括底座,底座含各功能键和显示器以及内置有控制加热元件工作的控制器。在功能方面,养生壶主要用于滋补性食材的烹煮,例如银耳、灵芝、当归、燕窝、各种茶饮等,从而得到美味可口且富于营养的养生汤、茶、粥等。
人们利用养生壶制作银耳汤非常普遍,但如何煮银耳汤能使银耳软嫩“出胶”且营养更易吸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市场上容易买到的往往是干银耳,在炖煮前有一个泡发的过程。目前市面上的养生壶均设定银耳汤炖煮时间为固定2小时,并且需要用户自行提前将干银耳泡发,对于海拔较低的地区且气压稳定的情况下能使银耳煮出“出胶”的效果,但还不能使其汤汁中的营养物质溶出达到较高水平,而对于海拔较高的地区,无法使银耳很好地“出胶”,银耳子实体甚至还很脆,不够软,不宜消化吸收等,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养生壶炖煮食材的方法及装置、养生壶,用以解决现有的养生壶无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沸点温度不同),使得炖煮的食材都能达到良好的食用效果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养生壶炖煮食材的方法,包括:当所述养生壶内的食材加热至当前环境条件下的沸点温度时,比较所述沸点温度与第一预设沸点温度;若所述沸点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沸点温度,控制所述食材维持在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进行熬煮;若所述沸点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沸点温度,以第一加热功率控制所述食材熬煮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沸点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若所述沸点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以第一加热功率控制所述食材熬煮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食材维持在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进行熬煮包括:以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控制所述食材维持在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熬煮达到第三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食材维持在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进行熬煮包括:以第二加热功率控制所述食材持续加热达到第四预设时长后停止加热;每当检测到所述食材的当前温度下降至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时,以所述第二加热功率控制所述食材再次加热以维持在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达到第五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食材维持在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进行熬煮包括:每隔预设间隔时间控制所述食材加热预设加热时间,以使所述食材维持在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沸点温度达到第六预设时长。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养生壶内的食材加热至当前环境条件下的沸点温度时,比较所述沸点温度与第一预设沸点温度之前还包括:以第三加热功率将所述食材从初始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后,再以第四加热功率控制所述食材维持在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达到第七预设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2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