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船舶的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4681.8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田喜民;王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21/30 | 分类号: | B63H2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宫旭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船舶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船舶的减振装置,包括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加以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结构上方对应为动力设备固定区域,第二固定结构上方对应为管路固定区域;动力设备的两侧壁分别通过一组连接结构固定在上支撑平台的动力设备固定区域上;与动力设备连接的管路系统通过多个减震组件固定在管路固定区域上;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减少船舶动力设备与其管路系统的振动与噪音传递,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船舶对动力设备和其附属管路进行减振的装置,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动力装置是为保证船舶正常营运而设置的动力设备,是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和使用这些能量,以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人员正常生活,完成各种作业。船舶动力装置是各种能量的产生、传递、消耗的全部机械、设备,它是船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船舶动力装置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主动力装置、辅助动力装置、其他辅机和设备。
船舶工业中,船舶动力设备在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和噪声。常用减振降噪措施是增加基座的尺寸和刚性,这样不仅增加了基座的重量和建造费用,也不利于基座的布置和经济性要求。
与此同时,船舶动力设备在船舶的内部有着复杂的管路布置,以传递能量流、动量流或质量流,完成其特定的功能。与此同时,管路也为振动与噪音的传播提供了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船舶的减振装置,能够有效的减少船舶动力设备与其管路系统的振动与噪音传递,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船舶的减振装置,包括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加以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结构上方对应为动力设备固定区域,第二固定结构上方对应为管路固定区域;
动力设备的两侧壁分别通过一组连接结构固定在上支撑平台的动力设备固定区域上;
与动力设备连接的管路系统通过多个减震组件固定在管路固定区域上。
进一步的,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多个连接杆,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动力设备的侧壁上,上连接板水平的设置在下连接板的上方,连接杆的顶部设有上限位板,连接杆自上而下的穿过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上支撑平台,然后通过螺母加以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每个连接杆上套设一个弹簧,弹簧压设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的,下连接板和上支撑平台之间设有弹性垫块,弹性垫块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所有的连接杆均穿过弹性垫块。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支承杆、第二支承杆和第三支承杆,第一支承杆垂直的焊接固定在上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平台之间,第二支承杆和第三支承杆分别对称的焊接固定在第一支承杆的两侧,第二支承杆和第三支承杆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第一支承杆、第二支承杆和第三支承杆上分别一体成型的设有第一空心柱、第二空心柱和第三空心柱,第二空心柱和第三空心柱设置在同一高度,第一空心柱位于第二空心柱和第三空心柱的下方;
第一空心柱、第二空心柱和第三空心柱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并分别与两个圆弧形结构的转接块相连接,转接块中设有转接腔,第一空心柱、第二空心柱和第三空心柱中的转移通道分别与转接腔相连通;
转接块的底部设有撑杆,撑杆焊接固定在转接块与下支撑平台之间。
进一步的,与动力设备连接的管路系统包括两个水平连接管、两个转接管和一个竖直连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4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舰船推进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平流层浮空器及高度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