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5857.1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0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勇;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32 | 分类号: | H01L27/32;H01L51/50;H01L51/52;H01L5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发光 显示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电子发光显示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底发射发光器件和顶发射发光器件,底发射发光器件包括底发射基板,底发射基板在面向顶发射发光器件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像素区域和多个第一空白像素区域,第一发光像素区域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顶发射发光器件包括顶发射基板,顶发射基板在面向底发射发光器件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发光像素区域和多个第二空白像素区域,第二发光像素区域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像素区域与第一空白像素区域对应,第二空白像素区域与第一发光像素区域对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近180°视角、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
OLED显示器件属于自发光型显示设备,通常包括分别用作阳极、阴极的像素电极、公共电极以及设置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功能层,功能层通常包括了设于阳极上的空穴注入层、设于空穴注入层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电子注入层,其发光机理为在一定的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是一种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其与OLED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光层的材料为量子点发光材料。量子点发光材料遵守量子点尺寸效应,其性质随着量子点的尺寸变化而变化,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时,量子点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与其性质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尺寸对其发出的光线进行控制。量子点发光材料具有发光光谱集中、色纯度高等优点。将量子点发光材料利用于显示技术领域,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显示器的色域,使显示器的色彩还原能力得到增强。
蓝光OLED、红光QLED和绿光QLED组成显示器件是一个研究方向,该显示器件的设计为:蓝光发光层是设置在蓝色像素区域,红光QLED的发光层和绿光QLED的发光层分别相应地设置在红色像素区域和绿色像素区域。蓝光发光层可通过蒸镀技术制造,克服了采用湿膜成形技术制造蓝光QLED所引起的发光效率低、寿命短的问题。红光发光层和绿光发光层通过湿膜工艺制造,克服了蒸镀成膜技术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在不影响发光型显示器件发光效率和寿命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色域以及色彩还原能力方面的竞争力。
但是,OLED和QLED工艺的不同,制造原料的不同,容易对整体性能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在基板上利用蒸镀和溶液法两种工艺制作两种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时,制作过程中容易互相影响,无法保证两种结构的发光器件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基板上做蒸镀OLED和打印QLED时共用层的材料匹配性,这是一个技术难点。此外,在OLED和QLED器件制作过程中,后制作的器件总会对已经制作的器件造成影响,例如:先制作OLED蓝光器件后,再用湿膜工艺制作QLED红光器件或绿光器件时,每一功能层均要80℃~150℃烘烤成膜,而多次烘烤极易影响OLED蓝光器件的性能;如果先用湿膜工作制作QLED红光或绿光器件后,再使用蒸镀工艺搭配掩膜板制作OLED蓝光器件时,掩模板会对QLED红光或绿光器件造成划伤,影响器件最终的性能。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同一基板上制作两种发光二极管时,共用层的材料较难匹配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两种发光二极管时,后制作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工艺会对已经制作的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底发射发光器件和顶发射发光器件,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5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