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子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6722.7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军;徐斌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福机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2 | 分类号: | F01P5/02;F01P7/12;F01P11/16;F02B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风扇 风扇 智能电子 冷风扇 发动机 发动机输出动力 散热风扇控制器 传统散热风扇 发动机散热器 气温传感器 水温传感器 电子风扇 分散设置 功率消耗 国家检测 进出气口 进出水口 实时控制 温度信号 无级变速 消耗功率 原发动机 大功耗 中冷器 总功率 耗电 散热 发电机 冷器 油耗 测试 气温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电子风扇,包括与发动机散热器紧密结合的第一水箱风扇和第二水箱风扇以及与中冷器紧密结合的中冷风扇,所述第一水箱风扇、第二水箱风扇和中冷风扇通过一散热风扇控制器ECU根据温度数值实时控制第一水箱风扇、第二水箱风扇和中冷风扇开、关和无级变速控制;所述温度数值来源于分散设置在发动机进出水口的水温传感器和中冷器进出气口的气温传感器所监测的水温、气温温度信号。本发明智能电子风扇提高了发动机输出动力,降低油耗,由于去除了原发动机散热大功耗风扇,减少了原有风扇的功率消耗(传统散热风扇经国家检测部门测试,消耗功率为发动机总功率8‑10%),电子风扇耗电由发电机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发动机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子风扇。
背景技术
常规发动机冷却系统,对于散热各部件都没有问题,可是发动机散热效果仍然不佳,经常出现高温开锅问题。
发动机散热器安装位置一般位于发动机中轴偏下,在工程机械车辆上,由于车架结构和车桥结构、安装位置、空间所限,无法正常安装。发动机散热器与前桥发生位置重叠和干涉。
常规发动机散热风扇,安装位置一般位于发动机中轴偏下,在工程机械车辆上,由于车架结构和车桥结构、安装位置、空间所限,无法正常安装。
另外常规发动机散热风扇转速与发动机转速有关,不与发动机的散热有关,使得发动机能量损耗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常规发动机散热风扇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去掉发动机风扇叶片和法兰盘,完全摆脱了对发动机转速的依赖,风扇的转速与散热只跟发动机的散热需求有关,而不跟发动机运行状态有关,只与发动机散热需求成正比的智能电子风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电子风扇,包括与发动机散热器紧密结合的第一水箱风扇和第二水箱风扇以及与中冷器紧密结合的中冷风扇,所述第一水箱风扇、第二水箱风扇和中冷风扇通过一散热风扇控制器ECU根据温度数值实时控制第一水箱风扇、第二水箱风扇和中冷风扇开、关和无级变速控制;所述温度数值来源于分散设置在发动机进出水口的水温传感器和中冷器进出气口的气温传感器所监测的水温、气温温度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箱风扇、第二水箱风扇和中冷风扇均利用托架与发动机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水箱风扇、第二水箱风扇和中冷风扇的上部用连接杆与发动机支架螺纹孔连接使所述第一水箱风扇、第二水箱风扇和中冷风扇紧固、稳定、无震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箱风扇、第二水箱风扇和中冷风扇中的电机均为无刷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福机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福机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6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后处理装置
- 下一篇:燃烧马达以及用于运行燃烧马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