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脱氨装置以及液体脱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9331.0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蒋飞华;卢辉;李权毅;符荣华;李育元;周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刘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液体脱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脱氨装置(100)包括容器(110)以及设置在所述容器(110)上的第一进水组件、第二进水组件、排水口以及出气口,所述排水口所在位置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气口所在位置的高度,所述第一进水组件和所述第二进水组件伸入到所述容器(110)内,所述第一进水组件和所述第二进水组件能够使得通入所述第一进水组件和所述第二进水组件的液体能够以喷射流的状态进入所述容器(110)内,且使得从所述第一进水组件和所述第二进水组件进入所述容器(110)内的液体能够发生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10)包括外壳(140)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内壳,所述外壳(140)和所述内壳之间限定具有排水口的夹层腔体(141),所述第一进水组件和所述第二进水组件依次贯穿所述外壳(140)和所述内壳,以使从所述第一进水组件和所述第二进水组件进入的液体进入到所述内壳中,
所述排水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底端的内壳排水口,所述内壳排水口和外界连通,
所述出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壳的侧面的内壳出气口(114)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40)的顶面的外壳出气口(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40)的上部和所述内壳的上部均为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底端的内壳排水管(113),所述外壳(140)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端的外壳排水管(143),所述外壳排水管(143)环绕所述内壳排水管(113)设置,所述外壳排水管(143)的外端限定外壳排水口,所述内壳排水管(113)的外端限定所述内壳排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内壳出气口(114),两个所述内壳出气口(114)所在的高度相同,且两个所述内壳出气口(114)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进气管(120)和第一进水管(123),所述第一进气管(120)贯穿所述外壳(140)和所述内壳,所述第一进水管(123)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120)位于所述外壳(140)外部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进气管(120)的两端的管径均大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20)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123)位置处的管径;
所述第二进水组件包括第二进气管(130)和第二进水管(133),所述第二进气管(130)贯穿所述外壳(140)和所述内壳,所述第二进水管(133)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130)位于所述外壳(140)外部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进气管(130)的两端的管径均大于所述第二进气管(130)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130)位置处的管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123)从上方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120),所述第二进水管(133)从上方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1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130)所在的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130)的轴线共线且与所述内壳的中心轴线相交。
10.一种液体脱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脱氨方法包括:
将气体作用于第一股氨氮废液以形成进入到容器的第一喷射流;
将气体作用于第二股氨氮废液以形成进入到容器的第二喷射流;
第一喷射流和第二喷射流在容器内相互碰撞以从氨氮废液中分离出氨氮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93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流栅连接结构
- 下一篇:本征自修复型杀菌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