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分泌能力的普鲁兰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0235.8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段绪果;朱秋雨;张心怡;沈镇炎;金璐;栾舒越;史洁莹;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44 | 分类号: | C12N9/44;C12N15/56;C12P19/16;C12P19/14;C12P1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分泌 能力 普鲁兰酶 突变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分泌能力的普鲁兰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普鲁兰酶突变体胞外分泌能力较野生型有了明显的提高,将携带编码本发明普鲁兰酶突变体PulBd‑306的基因的大肠杆菌摇瓶诱导发酵44h,即可使发酵液上清液中的胞外酶活达38.9U·mLsupgt;‑1/supgt;,是野生型的2.3倍;将携带编码本发明普鲁兰酶突变体PulBd‑117的基因的大肠杆菌摇瓶诱导发酵44h,即可使发酵液上清液中的胞外酶活达49.6U·mLsupgt;‑1/supgt;,是野生型的2.9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分泌能力的普鲁兰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主要贮存在植物种子和块茎中,储量十分丰富。除食用外,淀粉主要被用于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产品的制备,应用十分广泛。在利用淀粉制备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产品的过程中,高效水解淀粉中存在的α-1,4-葡萄糖苷键以及α-1,6-葡萄糖苷键十分重要。其中,α-1,6葡萄糖苷键的含量虽然较低,只有6%左右,但是,α-1,6-葡萄糖苷键会使得淀粉形成分支结构,并且,大部分的如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等的淀粉加工用酶都是α-1,4-葡萄糖苷键水解酶,不具有α-1,6-糖苷键水解活力或水解活力极低,这大大降低了淀粉的利用率、增加了淀粉的转化时间,导致利用淀粉水解制备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下。
普鲁兰酶,又名普鲁兰多糖-6-葡聚糖水解酶(pullulan-6-glucanohydrolase),它可以专一性切割支链糊精中的α-1,6葡萄糖苷键,若在利用淀粉水解制备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产品的过程中将普鲁兰酶与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等淀粉加工用酶联用,无疑可以大大提高淀粉的利用率,缩短淀粉的转化时间,为提高利用淀粉水解制备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产品的生产效率提供更多可能。
但是,现有的普鲁兰酶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其中,较为显著的缺陷是分泌能力差,例如,Ana Chen等人将来源于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的普鲁兰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发酵液中几乎检测不到任何胞外酶活(具体可见文献:Microb Cell Fact(2016)15:9);Xuguo Duan等人将来源于Bacillus deramificans的普鲁兰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其胞外酶活只有11.6U·mL-1,仅占总酶活的1.2%(具体可见文献:Bioresource Technology146(2013)379–385);Xinye Wang等人将来源于Bacillus naganoensis的普鲁兰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其胞外酶活只占总酶活的34.4%(具体可见文献:Protein Expr Purif,2019,155:72-77.),远远达不到工业生产的要求。
并且,普鲁兰酶胞外表达水平低的问题,会大大提高发酵生产发酵普鲁兰酶时后续产物分离提取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成本,阻碍了普鲁兰酶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具有高分泌能力,尤其是高胞外分泌能力的普鲁兰酶,以提高普鲁兰酶的产量,同时,降低普鲁兰酶分离提取的难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得到一种具有高分泌能力,尤其是高胞外分泌能力的普鲁兰酶。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鲁兰酶突变体,所述普鲁兰酶突变体是通过将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普鲁兰酶的第306位和/或117位氨基酸进行突变得到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普鲁兰酶突变体是通过在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普鲁兰酶的第306位依次插入赖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天冬氨酸四个氨基酸残基得到的,命名为PulBd-3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0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