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引导下穿刺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0263.X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王枫;王苑铮;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爱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34/10;A61B3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夏菁 |
地址: | 110026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引导 穿刺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T引导下穿刺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CT断层图像和实时获取的实景图像进行配准融合,得到包含入针点、靶点、穿刺导航路径和实景图像的穿刺导航图像。由于穿刺导航图像中融合了实景图像,整个穿刺过程都会实时显示在穿刺导航图像中,因此,可以调节实际穿刺路径与穿刺导航图像中的穿刺导航路径重合,提高了穿刺精度。该方法可应用于人体各部分病灶和组织的穿刺活检,积液和脓腔的穿刺引流,肿瘤微波,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冷热消融和不可逆电穿孔等领域,适用范围较大。并且该方法成本较低,所需装置部署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CT引导下穿刺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需要对患者体内的病灶进行穿刺。精准地将穿刺针或治疗用微波天线等,刺入到目标靶点是保证检查和治疗精准性的关键环节。常用的穿刺方法包括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穿刺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等。超声引导下穿刺对于体内含气体较多的组织结构(如肺组织和肠道)及其后方的组织结构无法进行有效引导;对于有骨组织遮挡的结构(如颅内组织),也无法进行有效引导。CT检查空间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因此,CT引导下穿刺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人体各部位病灶、组织穿刺活检,积液、脓腔穿刺引流,肿瘤微波、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冷热消融、不可逆电穿孔等领域。
目前,CT引导下穿刺包括激光引导和电磁引导等方式。激光引导做多点穿刺的任务时,需要频繁调整激光源的位置,比较费时,效率较低;电磁引导是通过贴于患者体表的电磁感应片,将靶区的相对位置传输给电磁导航系统,通过后者进行穿刺路径的规划和引导,存在的问题是不适合用于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等场合,且价格较贵,操作较为复杂,易受环境影响。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新的CT引导下穿刺方式,以提高穿刺效率,降低成本,扩大适用范围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CT引导下穿刺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欲实现提高穿刺效率,降低成本,扩大适用范围等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CT引导下穿刺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实景图像,所述实景图像为从CT检查床的侧上方向所述CT检查床方向,拍摄的图像;
获取CT断层图像;
接收并响应用户的路径规划指令,对所述CT断层图像建立导航路径信息,所述导航路径信息包括入针点、靶点和穿刺导航路径;
对所述建立导航路径信息的CT断层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拍摄视角下包含导航路径信息的CT断层图像,所述拍摄视角为拍摄所述实景图像的视角;
将所述拍摄视角下包含导航路径信息的CT断层图像与实时获取的所述实景图像配准融合,得到穿刺导航图像。
可选的,将所述拍摄视角下包含导航路径信息的CT断层图像与实时获取的所述实景图像配准融合,得到穿刺导航图像的步骤,具体包括:
识别所述拍摄视角下包含导航路径信息的CT断层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点,所述第一特征点为多个;
识别所述实景图像中的第二特征点,所述第二特征点与所述第一特征点一一对应;
对所述拍摄视角下包含导航路径信息的CT断层图像,进行移动、放大、缩小和/或旋转处理,使得每个所述第一特征点与相应的第二特征点重合,得到穿刺导航图像。
可选的,在每个所述第一特征点与相应的第二特征点重合后,还包括:
去除CT断层图像,得到包含入针点、靶点、穿刺导航路径和实景图像的穿刺导航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爱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爱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02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