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荧光材料及利用其制得的双模上转换荧光防伪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4394.5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越峰;毛艳丽;赵军;王子芹;张振龙;张华芳;高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5 | 分类号: | C09K11/85;C09D11/50;C09D11/03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475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酸 纳米荧光材料 荧光防伪材料 初产物 上转换 乙醇 双模 去离子水 荧光材料 高压釜 混合液 水中 洗涤 离子 配制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荧光材料及利用其制得的双模上转换荧光防伪材料,属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将NaOH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乙醇,油酸,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A,每0.3gNaOH需要2‑6ml去离子水,5‑10ml乙醇,8‑15ml油酸;(2)分别配制浓度为0.5~2mol/l的TmCl3和YbCl3的水溶液,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为溶液B;(3)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后得到混合液C;(4)在溶液C中加入NaF1‑3mmol,搅拌后得到初产物;(5)将步骤(4)中的初产物转移到高压釜中,在140‑240℃下反应100‑400分钟后,洗涤,干燥,即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荧光材料及利用其制得的双模上转换荧光防伪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假冒伪劣产品日益猖獗。假冒伪劣产品从大到电器小到生活日用品,覆盖范围包括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使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还伤害了消费者的消费权益,甚至危害到人身安全。为了保护品牌和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各种防伪技术应用而生。
防伪技术产品目前可归纳为一下几类:(1)防伪标识;(2)结构与包装防伪技术产品;(3)防伪材料;(4)计算机多媒体防伪技术产品;(5)生物特征防伪技术产品;(6)核磁共振射频识别(MR)防伪技术;(7)其他防伪技术产品。其中防伪材料中以荧光防伪材料较为常见。但是部分荧光材料(例如量子点,有机染料等)光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光漂白,另外下转换发光材料存在毒性大、并且有被复制和模仿的情况。因此,引入高科技技术手段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挑战。
近几十年来,镧系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三维立体成像、生活照明、荧光防伪、生物成像、以及生物光动力治疗等众多领域显现出了独树一帜的功能。并且毒性低、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尖锐的发射带、难以重复等优点使镧系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更适合于防伪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荧光材料及利用其制得的双模上转换荧光防伪材料。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荧光材料b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NaOH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乙醇,油酸,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A,每0.3g NaOH需要2-6ml去离子水,5-10ml乙醇,8-15ml油酸;
(2)分别配制浓度为0.5~2mol/l的TmCl3和YbCl3的水溶液,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为溶液B;
(3)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后得到混合液C;
(4)在溶液C中加入NaF1-3mmol,搅拌后得到初产物;
(5) 将步骤(4)中的初产物转移到高压釜中,在140-240℃下反应100-400分钟后,洗涤,干燥,即得。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中TmCl3的水溶液和YbCl3的水溶液按照体积比1:99混合。
上述材料b制备过程中步骤(3)中溶液B的加入量为0.5mL。
上述材料b制备过程中所述洗涤是指用环己烷和无水乙醇反复离心清洗3-6次,所述干燥是指在50~70℃干燥3-7小时。
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荧光材料b。
利用上述纳米荧光材料b得到的双模上转换荧光防伪材料,将纳米荧光材料b和荧光材料a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即得,其中,荧光材料a通过下述方法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43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